苹果园——地铁1号线的起始站,北京五环外,见清和小晓的住处所在。昏暗的楼道,肮脏的地板,鱼龙混杂的江湖各路人马,这里的一切与东三环那个高楼林立的繁华北京无关。
小晓和见清是老乡,来自一个安静的北方小镇,在那里,“一眼就可以望见自己的未来。”十年前,两人在一趟回乡的绿皮火车上相识。那时候,小晓一心想要嫁一个有房子的“北京人”,经过一轮波折后才跟见清在一起。当时两人住在一个几平米的隔断间,出门吃煎饼,把别人家扔掉的破烂沙发扛回家,即使知道安置后两人更无站立之处。
这更像是一个“北漂爱情故事。望不见的未来,兢兢业业地干着平凡乏味的工作,一点一点堆积着对成功的渴望,没有宣泄之处。所以,见清口出狂言,“要在北京买八套房。”所以,两人在隆冬夜里苦苦等公交时,见清说:“打车吧。”“我们明天就发了。”空旷的大街,疾驰的汽车,小晓半身探出车窗,引吭高喊:“我们明天就要发了。”所以,见清过年倾家荡产也要租下一辆车,自驾回乡,车里塞满了给亲朋好友的礼物——北京烤鸭“全聚德。”并当面承诺承担同学聚会的全部费用,可是看到账单上3000多人民币的数字时,他抿了抿嘴。
这个渴望“衣锦还乡”的异乡人计划全盘落空。无意间,他在厕所听到了旧日同的议论——自己的一点小把戏早就被看穿。
回京后,身任“客服”一职的见清在电话中跟客户产生争执,一气之下把对方骂个狗血淋头。孰知,对方随后带着一帮手下找上门来,把他狠狠地修理了一顿。所有的尊严被无情碾压,被人踩在脚下,踩到烂泥里。见清强烈的自尊心和隐藏的自卑感溢于言表,他对“穷”字异常敏感,一旦听到别人提及相关,便愤然而起。也是因为如此,在夜宵摊上听到别人谈及“势力女嫌贫爱富抛弃男友”,他去跟人家打了一架。
小晓觉得他莫名其妙,其实也是恨铁不成钢。打着“开发新游戏”的名号,影片中出现的永远只有见清麻木地操纵着键盘鼠标,沉迷网络游戏的场面。两人的矛盾已经积累久矣,就在一瞬间被点绕。小晓收拾行李离开,见清最后追出去了。但是在地铁站台上,他始终没有踏出那一步,登上那列即将开启的地铁。
十年后,见清问小晓说,如果当时他上了她的地铁,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分手。
小晓说,那之后还是分手。
小晓离开后,见清的人生已经跌落谷底了。他把房间里的东西摔个稀巴烂,把憋在心里的所有委屈、悲伤和愤恨,都发泄出来。心情平复后,他开始审视自我,然后开始重拾自己一直坚持的游戏开发项目。终于,他演绎了一场人生的“触底反弹”。
游戏的灵感来自于小晓曾经的提问:“如果有一天伊恩再也找不到凯莉了会怎么样。”见清答:那么伊恩的世界可能再也没有色彩。
也是因为这个游戏,见清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被游戏公司相中,签约加入了其开发团队。十年后,他在北京有一套宽敞舒适的房子,体面的生活,可爱的孩子和温柔的妻,俨然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脱离“前任情怀”谈,这真是一部励志片。北京,坐拥中国顶尖的大学、一流的医院,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被描绘成一个“机会遍地”的地方:从北方农家小伙到帝都白领,从北漂蜗居蚁族到实实在在的“北京人”,这样的故事真实上演着。也只有这样的大都市,才能装载下年轻人宏大的梦想。
当社会主流都在抱怨着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和缺失的归属感时,人们似乎缺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
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美国梦”。它植根在美国人的心里,也一直激励着世界各地无数怀揣梦想的的年轻人,或移民或求学或偷渡,他们放弃故土,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来到这片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同样的,安设一个“北京梦”在心中也未妨不可?
话虽如此,也确实言不由衷。自己也体验过“北漂”生活。虽然处境并不至于那样不堪,但是知道电影镜头中的隔断间是真真切切地存在着,还有各种阴暗、简陋的地下室。“北漂”其实有很多种,实习单位里名校出身的老师同样没拿到北京户口。但是,更多的,是在京城里从事着重体力劳动、默默无闻生存着的这一类“北漂”。前者生活才刚开始,后者在京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数——他们没想着留下,也不可能留下。
那时候,每天在地铁站口有一档煎饼摊,无论刮风下雨,总是早早地在那里开始工作。当网络上“煎饼摊月入十万”的话题莫名其妙成了热搜时,每每路过,我总暗暗打量着他们,诧异着这个产业的暴利。然而,在往后的某一天里,这个煎饼摊毫无征兆地消失了。
准备离开那天,正值初秋的北方刮起了阵阵寒风。我走过那个路口后不禁又回首,原本摊贩所在的地方依旧是空落落的。在那段时间里,这样的街边流动小摊都在接连神秘消失。有人说是跟接下来要召开的重要会议有关。而我则寻思着是否跟热搜话题引起的网络舆论脱不了干系,毕竟“树大招风。”
之后一个多月,在北京城郊发生的那场大火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让人思绪延绵。
偌大的城市里人来人往,每天都有人加入、有人退出。那段时间里,总是会谈起:这座城市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语调里带着疑惑,带着不屑,而更多的,可能是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