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仅是个人行为处事的表达,更是一种内在修养的体现。可让我疑惑的是,被环境影响的修养到底能持续多久?
十几年前,因为我的出生,父亲戒掉了抽了十几年的烟。可喝酒,因为生意应酬、朋友聚会、家庭联系的需要,一直持续到今天。
今天,亲戚串门,父亲为了一表地主之谊,买了一箱啤酒与客人畅饮。从下午1点喝到3点,席间开瓶、倒酒、敬酒、变着花样劝酒……一直不见收势。直到有人已经喝地头昏脑涨、口齿不清,大家怕他们喝醉,就草草结束了午餐。可父亲和他的一个朋友已经喝地烂醉,俩人还互相拉着手,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母亲在一旁看着,碍于客人在场,不好发作,气地回到房间生闷气。晚饭时,他跟那个朋友又不停地喝酒,母亲怎样劝说都没用,索性伸手抓过父亲手里的酒瓶,使劲往地下一甩,“啪!”酒瓶碎了,酒也洒了,母亲的心也伤透了。
母亲作为一名传统女性,有着勤劳、善良、勇敢的性格特点。出于对父亲身体的考虑,她只能用这种激进的方式来劝阻父亲。
我在心里为母亲叫好,这么做是对的!
但转念一想,为什么父亲会喝酒失态到这种地步呢?母亲告诉我,自从几年前,他接触了那个朋友以后,他喝酒就开始毫无节制。就算他要喝酒,不为自己,也应该为家人考虑考虑。
喝酒失态,不仅体现出父亲的性格,同时也折射出他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生活环境对他的影响。
喝酒可以,但不要失态。如果你因为喝酒失态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不仅于己无利,而且也伤害了家人都感情。
不得不说,家教是言行的种子,言行是家教的果实。有好的因才有好的果。不要因图一时痛快而忽视了家的关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