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唯一的儿子定居美国,自己却“坚定不移”的老人

唯一的儿子定居美国,自己却“坚定不移”的老人

作者: 命自我立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21:57 被阅读46次

每天早晨六点,七十岁的赵奶奶,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的街心花园里。她喜欢牵着她的小狗,一起在花与树之间散步,她认为这时候的空气最清新。

鹤发童颜,仿佛说的就是赵奶奶。她的满头白发,雪亮发光,让人看着优雅精神。虽然十七年前,她的老伴就去世了,孩子亦不在身边,可她独自一人,仍然活得潇洒顽强。

她有几个令人不可思议的观念和固执。人们第一个注意到的,就是53岁守寡的她,没有如多数人选择的那样,寻求一个后老伴,来安度人生的晚年,她保持单身至今。

老伴刚走时,她就打定主意不再结婚。她和丈夫感情很好,她认为丈夫是一个值得她永远藏在心底的男人,她觉得毫无必要再找一个什么人来陪自己,后半生的日子,一个人过虽然孤独,但总有一种希望还在,那就是等她自己死后,还要与地下的丈夫团聚。

她认为死去的丈夫,值得她用余生去怀念。

还有她唯一的儿子,在国外定居多年,她却不愿意去出国让儿子照料。很多类似的老人在退休后,都投奔了在海外的孩子,尤其是在那些国家还可以享受相当好的福利待遇,如果再加上国内的退休金,生活可以过得无比富饶和自在。人生的晚年,要是拥有这样肥美的待遇,是令很多人艳羡的,却也是可望不可即的。

大家都知道,赵奶奶的儿子在国外混得蛮不错,好像是在美国硅谷工作,具体的不太清楚。有时候一群老太太们聚在一起聊天,聊得热烈起来,就不是只有那张家长和李家短了,那迸发出来的虚荣心,决不亚于五十年前,当她们还年轻的时候。

还记得那首《七子之歌》吗?这七子指的是二百年前被帝国主义占领的七个地方,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旅大(旅顺大连)这七个地方。而老阿姨们谈到的七子不是这个意思,是另外的涵义。

在大家的印象里,人生在世,都是为了这一串七子: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还有位子(权力)、名子(声望)。人们的价值观,总是充满时代烙印。现在,的确是“金钱”压倒一切。

一个老太太问赵奶奶:“你咋不跟你儿子,去美国享清福去呢?”

赵奶奶摇了摇头,说:“孩子去美国,是孩子的选择,他年轻。我都这岁数了,还是住在自己的国家自在。”

王奶奶说:“在美国好呀,福利好,听说还有帮忙打扫卫生的护工,可以住在免费的出租屋里,水电费都不花,另外,还可以去领免费救济、领食品和各种吃的东西,自己不爱吃,愿意扔的就扔,值钱的就拿到小超市,换成钱卖了……”

其他的奶奶们都瞪眼听着。

赵奶奶反驳道:“这有什么好的?反倒让人瞧不起,也让咱们年轻的孩子们抬不起头来,中国人就爱占小便宜,全世界都出名了,丢人不!这么做不缺德呀?”

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中国人聪明,有的说赵奶奶犯傻,也有的无所谓,最生气的还是赵奶奶:“咱们不能那样,会让人瞧不起,也是太不讲良心。你说那些老头老太太,一大把年纪了,跟着孩子往国外跑什么?又不懂人家语言,又不习惯人家风俗,总想着把我们国家的套路搬过去,那你干脆呆在中国不得了?又何必给孩子添累赘呢?”

“那不是图希人家环境好吗?人家那里空气新鲜,水干净,食品放心……”

“我不图希这个。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我们就非得把空气弄得这么脏?非得把食品往有毒里做?非得把水污染得活不了鱼?如果是这样,跑了就完了?俗话说得好:自作自受!孩子去就去了,他们凭本事离开就离开了,总之还是极少数。老人凑什么热闹?这全家老小齐上阵,都去了,去了那么多,人家外国人也受不了。我们不是爱讲叶落归根吗?老了就不要出去了,任凭你有多少钱、多大权势,从自己国家老实呆着!也别抱怨环境不好,都是自己整出来的,那就得自己受着!我们老了,把这脏乱差的环境交给子孙后代,难道不脸红?往人家的国家跑就没事了?只要你是中国人,到任何时候,中国都是你的后盾,发生在中国的任何事都与你相关,好事也罢,丑事也罢,哪怕你都是第四代、第五代的华裔了,人家看着你那变不了的黄皮肤与黑眼睛,也会把这些事的荣辱与你和你的种族联系起来。所以对十几亿的民族和国家来说,外国再好,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地方,让你们一批一批搬过来,都搬过来,不就和你们不喜欢的那个中国一样了吗?最根本的还是让自己国家责无旁贷地好起来,那些名人有钱人,有几个真正离得开中国?他们的后代有几个能真正融入外国?无论他们走到哪儿,中国不好的话,他们照样脸上无光。我不在乎孩子留不留在身边,但我也反对孩子留在国外,只是我不能替他做主。在我看来,那些往国外去寻找养老天堂的中老年人,是荒唐可笑的!别忘了,老话说的,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条古训,我们总用来教育年轻人,现在难道自己都不承认了?要说年轻的孩子们不懂事、不接受,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怎么也不懂事呢、做不到呢?”

赵奶奶的长篇大论,听得其他老太太们哑口无言,好半天没人说话。许久,一位老人从另外的角度说:

“这,人老了,孩子不在跟前,多孤单,多难受啊!”一个老人说。

“孤单、难受会适应的,”赵奶奶说,“这不算什么,老了还让孩子围着你转,不怕孩子烦呐?偶尔见一次面更亲切,最终在养老院里离孤独终老,才是我们躲不开的宿命。学会平淡接受吧!非要变成老婴儿一样,随时被关怀照顾,活着就没意思了……”

最后,讨论变得越来越冷清,很多人不同意赵奶奶的观点,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赵奶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怎么说,自己儿子也在国外呢?总听见人们说什么裸官、裸官的,她赵奶奶感情也是裸的,只是叫什么合适呢?叫裸老?裸奶奶?

大家不知道。

讨论散了。赵奶奶牵着自己的小狗,又开始了在花草丛中来回溜达,悠闲地散步。她精神矍铄,步履轻快,小狗跟在后面摇着尾巴跑……

谈不上什么觉悟,不过在赵奶奶看来,她至死也不离开祖国,就等于是爱国者。那走掉的都是胆小鬼、叛徒、贪婪之辈……

或者这有点偏颇,不过她这么认为。有些人真的不应该走……

相关文章

  • 唯一的儿子定居美国,自己却“坚定不移”的老人

    每天早晨六点,七十岁的赵奶奶,都会准时出现在小区的街心花园里。她喜欢牵着她的小狗,一起在花与树之间散步,她认为这时...

  • 烈士遗孤

    烈士江姐牺牲70年,她唯一的儿子却定居美国,面对质疑他只回应了五个字。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江姐唯...

  • 一位农村老阿妈

    一位农村老阿妈 含辛茹苦将儿女养大 女儿定居加拿大 儿子美国成了家 村里人人把她夸 一位农村老阿妈 披星戴月心却乐...

  • 美国税法对于虚拟货币交易、挖矿和支付缴税的条款分析

    对于非定居在美国的外国人,如果在美国发生交易或者业务,与美国国民和定居人员相同,必须按照美国现行税法纳税。 201...

  • 文化的自负、碰撞与回归--评电影《刮痧》

    影片《刮痧》讲述了在美国事业有成的许大同把父亲从国内接来美国定居,大同儿子丹尼斯生病,不懂英语的许父只好用中国传...

  •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孝道

    80多岁的老奶奶在网上诉说自己的孤独。 女儿在美国,儿子在广东,孙子有8个,可是个个都不在老人的身边,老人说他们都...

  • 老人与狗

    老人最近死了老伴,偌大的一套房子只剩下老人一人,显得孤寂落寞。但老人并不是孤老头,他还有一个儿子。唯一的儿子大学毕...

  • 女孩与调音师(短篇小说)

    1 上海,很久没有回来过了。 肖老爷子这趟回上海是来看儿子的。小儿子有出息,从美国名校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定居,小儿媳...

  • 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我的表姑姑江梅是省委的一名退休干部,今年八十多岁了。女儿到美国留学毕业后定居到美国,儿子在石家庄出版社工作。至今独...

  • 刘墉教子有方

    著名作家刘墉到美国定居时,儿子刘轩八岁了。 他想法设法逼儿子尽快熟练口语。 一天,刘墉带着儿子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唯一的儿子定居美国,自己却“坚定不移”的老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csk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