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李克强总理在5月28日答记者问中说到的这组数字。
比起“知乎用户平均月入十万”和“朋友圈富豪”,这个数字让我们看到了“真相”。
在网上,一度月入过万、年薪50万似乎是很轻松的事。
因此,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不仅“6亿人月入1000元”难以想象,就连“人均年收入3万元”都让人乍舌。
这说明我们离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还有距离。
那么如何才能稳步提高自己的收入呢?
社会学家雷纳·齐特尔曼博士对德国45位财富精英做了深度访谈,突破性地找到了富豪和财富之间的关联。他发现富豪们在少年期、青年期和中年期所展示出来的特质异于常人。
1. 少年期
在齐特尔曼博士研究的45位富豪样本中,少年期他们就表现出了很大的相似性。
首先,他们喜欢当众发言。那些后来成为企业家的人在少年期,更喜欢承担领导角色,比如班长、学生会主席、运动队队长等。这让他们从小就有更多机会理解团队、理解协调配合,能从更高的视野解决团队问题。
其次,他们有自己的独立视角和独立思考。校刊发表文章,表达观点;成为乐队成员,创作作品,完成表演;有过商品交易的经验,比如售卖过零食玩具;阅读过经济类的书籍,看过经济类的电影,对创业一点不陌生。也就是说,在少年期,他们就接触过“类创业”行为,这对他们成年后投身创业,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再次,他们有着家庭传承。数据统计,父母为企业家的孩子,比起同龄人,更有可能和父母一样成为企业家。
最后,他们多半叛逆。对富人传记的分析显示,他们中许多人都曾是叛逆孩子,经常与权威人物发生冲突。其实这也恰恰符合财富逻辑,因为现有的财富渠道都已趋于饱和,只有另辟蹊径,才能发掘新的财富机会。
2.青年期
齐特尔曼博士明白一个道理:继承财产型和子承父业型的富豪,没有研究价值。
因此,他主要研究在上班族中自主创业的那类富豪。
在欧美的经济环境下,被调查的人当中,32%的人是企业家,16%的人是高层管理者,10%的人是律师,9%的人是内科医生。剩下的人基本是建筑师、教授、公司的中层管理者等。
虽然样本看似较散,但有一点:选对职业很关键。
《邻家的百万富翁》作者托马斯·斯坦利说:“研究了20多年富人,我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有一项重大决策做对了,你就会变得富裕。如果你选对了职业,就能赢,并且很风光地赢。真正杰出的百万富翁大都选择了竞争很小但获利超高的职业。”
很多学历高、智商高的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和另外一些能力很强的人竞争。
很多人都遵循着毕业、找工作、晋升的思路,这就像默认程序一样装进了他们的大脑中。他们甚至从未思考过,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进入高薪行业或者领域。
这个认知卡住了80%以上的人。
3. 中年期
人至中年,形成了很多工作、思考和判断习惯。富豪们也不例外,他们身上最突出的心理特质有三个,分别是:征服者、组织者和经营者。
首先,富豪几乎都是“征服者”。他们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不打折扣地执行。在他们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各种问题,但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征服问题,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各种能力。
其次,有他们的地方,他们都会以“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不管在各行各业,他们都会主动站出来,哪怕是帮主办方做事,他们也会不遗余力,最终出现很多新机会。
最后,他们都有销售特质。他们的思维中从来都会把经营、营销、成本当成自己的第一思考原则。
由于一切生意都是交易,他们会利用和他人商谈的机会,运用经营思维,让对方采纳自己的建议。
从小生意,到大生意,他们不断积累财富需要的知识、经验和直觉,这也是他们能够承受巨额财富带来的压力。
而很多一夜暴富的人最终重返贫困,也是由于他们无法经营那么多钱。经营思维把白手起家类富豪们的财富地基打得很厚。
说到底,在《富人的逻辑》这本书中,齐特尔曼博士发现:富翁身上的共同特质是“超强的行动力”。再好的思维和认知、再好的书,如果你不读、不学、不用,一切都只会离你越来越远。不到15元,一本好书让你洞察财富的秘密。
今日话题:你最信任的人是谁吗?在评论区聊聊吧。
一点关注,让你的思考更深一度。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图致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