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天是我修改论文的最后期限,我一大早就提醒自己,今天必须完成这项工作。
早上8点在桌前坐定,正准备开始,突然收到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的邀请通知。那个题目我正好擅长,所以开始进入头条编辑。回答中我需要提到一款爽肤水的名字,但具体的名字我不太确定,所以又到淘宝搜索。
等我从淘宝中回过神来,已是半小时过去了。
悟空问答回复完毕,终于可以开始修改论文了。却又无意识地点进了微博,翻翻八卦消息,看看搞笑视频,当我沉迷其中,闹钟突兀的声音让我猛地从椅子上跳起来。
接孩子时间到了。我匆忙换好衣服,一路小跑飞奔到学校。大部分孩子已经被接走,我家娃一脸无奈,对别的家长说:”我妈妈又晚了!“
……
等我再打开电脑时,已是下午1点。然而我又开始新一轮微信、微博、淘宝的浏览。
真正开始修改论文,是一个小时以后。因为再不做,就真的来不及了。我不得不把手机放到看不见的地方,开启番茄钟,让自己进入专注的状态。
其实真正用来修改论文,我只用了两个小时。
但是我花了五个小时,让自己进入开始修改的状态。
而开启番茄钟,像一个郑重的承诺,成为我进入专注状态的仪式。
2
职业棒球运动员铃木一郎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比赛都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专注、投入比赛之中。
铃木一郎从走进球场那一刻起,直到比赛结束,都有自己的一套习惯动作。
先做屈伸运动,然后用球棒从左到右的顺序轻轻敲一敲钉鞋。先迈左脚,踏入击球区。用钉鞋平整脚下的地面,然后把球棒从下往上伦一圈,面向投手,右手垂直地举起球棒,左手占起制服肩部,轻轻地挽起袖子。
铃木一郎的这一系列动作极具仪式感。他用这样的仪式感,让自己保持专注。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作者山口拓朗以铃木一朗为例,提出用常规华的动作,开启专注的开关,同样适用于写文章。
山口拓朗写文章前,用三次腹式深呼吸开启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他的常规化动作。
开始写文章前,有人喜欢擦桌子,有人喜欢泡一杯咖啡,有人喜欢把表摘下来放在桌子上。
当这些仪式循环往复成为身体记忆后,就像是开启专注力的开关,帮助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3
如果能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写作,那么自然就能提高写作的效率和文章的质量。
注意力也会遇到“敌人”和“诱惑”。
“敌人”就是妨碍我们注意力的因素,比如疲劳困乏。“诱惑”则是来自手机、网络的吸引力。
如果不能提前知悉“敌人”和“诱惑”,主动规避风险,仪式感带来的专注力很容易被破坏。
而注意力一旦被破坏,很难再恢复。反复几次,仪式感的开关作用就降低了。
所以,我们不仅需要建立仪式感,还需要针对性地管理好自己,避开风险,来维护仪式感的权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