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周一晴 D150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D649
《菜根谭》处世篇
26 大聪明之人,小事必朦胧
原文: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盖伺察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
译文:真正聪明的人,在小事上必然比较糊涂;真正糊涂的人,在小事上必然会仔细观察。在小事上用心是在大事上糊涂的根源,对小事不在意正是大聪明的根由。
解读:有这样一副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诸葛亮一生都谨慎小心,吕端则是在大事上决不糊涂。吕端是北宋时期人,他曾任成都和蔡州知府,后来升为枢密直学士。宋太宗打算升他为相,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李继迁反叛,朝廷抓住了他的母亲。有人主张把他的母亲杀死。吕端进言说:“如果杀了他的母亲,他会仇恨朝廷,这样会使他反叛的念头更加坚定。不如把他的母亲好生安置起来,招他投降。即使他不来归降,他的母亲在我们掌握之中,这对于他始终是一个牵制。”皇上听从了吕端的建议,后来李继迁的母亲病死,李继迁也死去,叛乱由此平息。吕端平时表现似乎有些糊涂笨拙,其实他是大智若愚。在真正遇到大是大非的时候,他比一般人都明白得多。吕端为官非常清廉,他不置个人产业,从不贪污受贿。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子孙们生活过得比较清苦。在个人利益问题上,他是糊涂的,但是在事关大局的时候,他从不糊涂。这也正是大智若愚的表现。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在一些小事上比较糊涂,但是在事关大局的事情上心中如明镜。如果能做到大事小事一样聪明有智慧当然最好,但是这种境界实在不容易达到,那么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精力多花费在有价值的事情上,从而做到在大事上决不糊涂。
27 众人忧乐情,君子忧乐理
原文: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
译文:一般人都以处在顺境中高兴,可是君子却能从逆境中发现快乐;一般人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感到忧愁,可是君子的忧愁却是在事事称心如意的时候产生。这是因为一般人的快乐与忧愁是由自己的情感决定的,而君子的快乐与忧愁却是由理智决定的。
解读:一般人会因为处在顺境中而感到快乐,有智慧的人却能从逆境中发现乐趣。趋乐避苦是人们的天性,没有谁会喜欢苦难。只是苦与乐是一对矛盾,有乐就会有苦,有顺境就会有逆境。正如花不会常开不谢一样,人们有聚就有散,有快乐就会有痛苦。无论人们如何想逃开苦难,如何想长久拥有快乐幸福,苦难都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改变。人们相互之间送祝福时,总喜欢说祝对方万事顺利。事实上人们也知道万事如意、事事顺利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既然避不开苦难,那么未雨绸缪,在困难与挫折没有来临之前,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就不会在挫折与困难面前束手无策了。
在挫折与困难到来时积极应对,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炼自己,能使自己战胜困难与挫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8 盖悔愧二字,能去恶迁善
原文:谢豹覆面,犹知自愧;唐鼠易肠,犹知自悔。盖愧、悔二字,乃吾人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也。人生若无此念头,便是既死之寒灰,已枯之槁木矣,何处讨些生理?
译文:谢豹看见人就遮住自己的脸,还知道惭愧;唐鼠换肠,还知道悔过。“悔”、“愧”两个字,是我们弃恶从善的门,是我们起死回生的路。人生如果没有后悔与惭愧的念头,就成了冰冷的死灰、枯槁的朽木,从哪里找到生存的道理呢?
解读: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能懂得悔改就好。有很多地方不如别人,也没有关系,只要知道惭愧能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那么总有一天能赶上或者超过别人。悔改与惭愧是我们弃恶扬善的大门,是我们起死回生的路径。如果把这大门与路径丢弃,人生也就变得像死灰槁木一样,毫无生机。
人们往往喜欢议论别人的过错,却不喜欢批评自己的过失,有时候甚至会死要面子,死不认错。古人说“闻过则喜”,这种境界非常不容易达到。很多时候,我们是“闻过则怒”,听不得别人说自己的缺点,有时候甚至会对别人白眼以对,或者还会加上一句:“你凭什么说我,你自己就没缺点过错吗?”孔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改过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孔子才会这么说。
29 路窄留人行,味浓让人食
原文: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译文:在道路狭窄的地方,给别人留出一些地方让人走;遇到滋味肥美可口的食物,要留出一些让给别人吃。这就是一个安身立命的安全快乐的方法。
解读:“将相和”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廉颇和蔺相如同是大功臣,两个人都为赵国立下功劳。蔺相如使玉璧完好送回赵国,并且没有使赵国受到侮辱,因此赵王封蔺相如做上卿。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因此颇为不服气。他认为自己为赵国立下汗马功劳,而蔺相如不过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能说会道罢了。为此廉颇多次公开说要给蔺相如难堪,让蔺相如下不来台。蔺相如听说之后,就处处躲着廉颇。蔺相如的手下不服气,蔺相如开导他们说:“我并不是怕廉颇,秦王我都不惧怕,何况是廉颇。我躲着他是为了赵国。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不和睦,就会使国家力量削弱。”蔺相如的这些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后,他非常惭愧,于是负荆请罪,请蔺相如原谅。蔺相如不争闲气,从大局出发,为对方留有余地,于是感动廉颇,使两个人保持了和睦团结。
30 宠利毋居前,德业毋落后
原文: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持毋减分中。
译文:遇到与恩宠利禄有关的事情不要抢在别人前面,修养德行、建立功业不要落在别人后面;生活享受不要超出自己本分以外,修养身心、培养良好品德节操不要达不到自己分内应达到的水平。
解读: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不要过于热衷,对于优良德行的追求不要落在别人后面。生活享受不要过分,品行修养不能落后。这样做可以使我们保持平和健康的心态,避开各种祸患麻烦,同时无愧于心地生活在世界上。
孙叔敖病重,弥留之际,他嘱咐自己的儿子们说:“从前大王几次要赏赐给我封地,我都拒绝了。我死了之后,大王必然会赏赐给你。你千万不要接受好的封地。在楚国和越国中间有一个叫寝邱的地方,这块地方不好,前面有妒谷,后面有戾丘,听起来名声很不好。楚国人阴险奸诈,越国人又灵巧乖觉,如果是好地方,怕是他们会来抢夺,这样名声不好的地方,他们是不会来争夺的。”孙叔敖死了之后,楚庄王果然把一块好地赏赐给他的儿子,孙叔敖的儿子拒绝了这块好地,只求楚庄王把寝邱赏赐给他。不要好地,一来可以避免争端,省去了别人争抢的麻烦。二来不过分享受,把好处让给别人,这也是一种安身自保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