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蔬菜店的命运
最早,这一排二三十家店面中就一家蔬菜店,相比于超市,这家小店铺的蔬菜更加新鲜,更重要的是便利。常常很多家长是送完上学的孩子,顺带捎上一些菜。
生意还不错,小小的店面里在一定的时间总能围满人。
约过三个月,第二家店出现了,离第一家不到20米的位置,喜新的客人被分流到第二家,对于每天都要消费的东西,很难培育所谓的忠诚度,而蔬菜本身就没有什么差异化,今天这家买,明天那家买,看的是那家的品类多,那家实惠。
相比于街上的流动摊点,店面卖菜的方式比较稳定,可以全时满足附近居民的需要。这边的社区比较集中,市场足够养活两家蔬菜便利店。
不过随着第三家的登场,这两家的店就不好过了。
店面大,品类更多,不仅卖蔬菜还卖水果。店面一开张,顾客又被吸引过去了。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消费者从来是不会拒绝的。
看着大店生意做得红火,两家小店的店主颇显无奈。
不久,第二家店贴出了“店面转让”,市场就那么大,原来两家还能勉强凑合,既然有新增的就必然有退出的。
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大店突然做了清场处理。两天后,店门紧闭。爱人说,那家店有对外转租,不收转让费。
租金也许是店主弃店的主要原因。小店的店租3-4千,大店9千,蔬菜的销量并不会因为店面大而做翻倍式增长,在上门客为主的流量面前,店面越大,担当的风险也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