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随乔老师一起前往永济。
这是我第四次去永济,跟到灵宝的次数一样。不过每次到永济,都是因为有乡建这一层关系在。永济蒲韩社区,是当代乡村建设的一个样板。
首先到乡建师兄的小院聊了会天,用过午饭后,我们打道回府。
上路不久,乔老师想去看竹林,北方缺水,竹子是比较少见的,乔老师说,他十二岁以前都没有见过竹子。而中午吃饭时,师兄说附近有一片竹林,并且据说是山西(或者说是永济)最大的一片竹林,这极大的引起他的兴趣。而我也想去见一下,这片最大的竹林到底长啥样。
途中,经过一片香椿种植地,只见主人拔了很多小树苗放在路边,乔老师便想买一些,问了一下价格,3毛钱一棵,乔老师便让老奶奶数了100棵。适逢一位本村年轻人,刚从太原回来,拿着手机在给奶奶拍照,听他讲他一年四季专门卖特产,在拼多多上。

这里到处都是种植香椿的,我问小伙子见过香椿果不,他说没见过,问我那是不是臭椿。这里很少见到我们家乡那种十几米高的香椿树,每年家乡都有人大量收购香椿果,一直没查阅资料,原来香椿果是一味中药。同学给我普及说,人家拿去长嫩芽当蔬菜卖,可惜我不曾眼见过。
不得不说,真是佩服这里的农民。土地缺水,大家就种树,种经济作物,桃树、杏树、柿子树、花椒树、香椿树……而在我们家乡,很多地方也缺水,但却没有多少农民专门去种这些经济林。
买好椿树苗,我们来到了竹林前。在附近,看到了很多旧窑洞,也看到了一处很有历史年代感的房子。每次看到这些,总是让我感到亲切,似乎对老建筑的喜欢,已经融进我的骨子里。当然,我的喜欢可能更多是因为老建筑比较贴近自然、环保吧。同时,也比现代的高楼大厦美观。


一路往回走,乔老师又带我去了西侯度遗址。据说这里是人类最早使用火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根据考古学专业鉴定,这里的地质年代为早更新世初期,距今180万年左右,又有说243万年的。



很难想象,这样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会是最早人类居住的地方。但这里就在黄河边上,又似乎说得过去,又有考古发掘为证。

可惜现在这里开始卖门票了,之前乔老师带孩子骑行游学来的时候,还没有卖门票。虽然门票不贵,20元,我们还是没有进去参观,主要也是因为我们还要赶回灵宝。


离开这个遗址,乔老师说带我去看黄河,第一次,走错路,不是计划的观景平台,但也挺好,能够依次看到黄土丘陵,河滩滩涂地,还有黄河。


返回原路后,我们经过了大禹渡,这是一处引黄工程,用长长的管道,把黄河水引往高处,便可以灌溉土地了。乔老师说我很幸运,他来过多次,每次都没有水。这样的工程,真是有些了不起。

不久,我们来到了计划中的观景台,远远的,可以看到黄河,但见河道有宽有窄,像大地上的一条玉带。只是,这里并不是最佳观景台,乔老师说,要把去最佳观景台的机会留到下一次。
黄河,中华文明的摇篮;而永济这个小城,竟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舜帝、鹳雀楼、西侯度……
看来以后,还真得多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