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问题就是你的机会
在哥尼斯堡,有一条河从两个小岛间穿过,人们在岛上建造了七座桥。有一天,有人突发奇想,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一次走完七座桥,再回到出发点呢?
这就是著名的七桥问题。
很多人好奇的去尝试后,发现找不到解决方法,也就不了了之了。但有个人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人就是数学家欧拉。它通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七桥问题”是无解的,并不存在不重复地一次通过七座桥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他发现了新的定理,并为后来的“拓扑学”建立奠定了基础。别人眼中的问题,在欧拉眼中却成了机遇。
马云曾说:如果大部分人都在抱怨,那就是机会所在。有些人选择抱怨,而有些人选择改变自己,帮助改变别人。机会就在那些被抱怨的地方。
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丧气,想一想,我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当你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成长。如果你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别人身上,那么这就是你的机会。你解决了他人的问题,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也能给自己带来机遇。
2、人人生而不同
在《月亮与六便士》一书中,作者毛姆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查理斯·斯特里克兰”。这位天才画家,一直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诟病。他抛妻弃子,食不果腹,只为追求他画画的梦想。这个人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哪怕身无分文,依然自得其乐。可最终,他的画作被视若珍宝,人们趋之若鹜,求之不得。
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伟人,我发现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偏执。在他们没有做出成绩之前,总是受到嘲笑,不被理解。可正是这种坚信自己的追求,排除万难的品质,让他们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偶像。马云如此,乔布斯如是。
罗永浩一个英语老师,却跑去做手机。社会上的冷嘲热讽不计其数,但是他就是相信自己与众不同,抱着强烈的使命感,如今在狼多肉少的手机市场,锤子手机依然顽强的存活了下来,并且越做越好。
“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如果你感到和世界格格不入,别急着否定自己,因为你可能就是那个不一样的烟火。
3、从众心理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是心理学家做的一个实验。在医院的候诊室外面,有一群工作人员被安排在听到“哔”的一声后,要自动站起来。这时候有一个局外人来到此处后,看到所有人都会听到“哔”的声音后自动站起来。最开始她感到特别奇怪,第二次她也很诧异。但是在第三次“哔”的声音响起来后,她也不自觉的跟着站了起来。
后来被问及为什么会站起来的时候,她这样说,“我看到其他人都这样做了,如果我不这样做,我觉得会受到排挤,但是跟着做后,我会感觉比较舒服。”
这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从众是我们社会化的一种方式,从众有时候会让我们更快的获得有效信息,但可能也会让我们因此染上坏习惯或者重蹈覆辙。
比如我们不知道哪家餐馆好吃,一般我们会选择人多的那家。我们不清楚这本书是否好看,这部电影精不精彩,我们会首先去查看网上评分。这可以让我们高效的得到高质量的信息。
可是有时候,从众心理也会让我们失去客观和理智的认识。
有些商家会雇佣一些人来排队,制造一种络绎不绝的氛围,让行人觉得这家肯定味道肯定很好,但实际上可能也就一般般。
有时候公司开会的时候,大家都一致通过的时候,哪怕你还有不同意见和看法,你也可能因为从众心理,也不敢提出反对。
所有我们必须需要理性的对待问题。认识到从众心理的利和弊。不同场景,应该不同对待。要相信特立独行有时候也是一种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