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老师
沉浸式朗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夜深人静,记录下来,慢慢品味。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我多想去看看》,重点是把感叹句读好,积累偏正短语。本来今天这特殊的节日就让我兴奋不已,课堂上小朋友们的精彩瞬间,更是到现在都记忆犹新。反思中,有遗憾也有震撼。真的需要抓住根本,才能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顺势思维的环节:上课伊始,导入课题之后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检查生字后,引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
我对妈妈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抓住“逗号”和“感叹号”的不同,读出不同的感受。指名两位学生读后,效果不够明显,脑子迅速运转,初步推测原因是对前面内容理解不到位,或者说读得不够熟练。
原本以为抓住这两个标点符号指导朗读会是课堂上的一个亮点,实际操作下来却不如人意,马上转变策略。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课堂上没有为学生搭建为什么要读出感叹语气的台阶,也就是对前面句子的感知;第二个原因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期待过高,或者说了解不够。
倒推思维的环节:这时在课堂上已经读了两遍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要想读出感叹的语气,就需要有情感的铺垫,那就是前面几句话的朗读指导了。部分课堂实录:
师:第一自然段里描写的小朋友想去哪里?
生:北京。
师:妈妈怎么告诉他的?
生: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
师:哇,找得准。那还可以说“弯弯的什么…”(纷纷举手,张嘴就来。)
生1:弯弯的月儿(评:上个学期学过,会积累。)
生2:弯弯的香蕉(评:昨天刚吃过的水果加餐。)
生3:弯弯的眉毛(评:这个厉害了,能从自己的身上找特点,了不起。)
生4:弯弯的管道(他抬头看向教室北边柜子上的水管说道。评:天呀,真会观察,这个回答惊呆我了。)
师:课文中为什么会说“遥远”的北京?
生:因为北京离天山很远。
师:你知道有多远吗?(生回答很远很远,我们都笑了。)
师:这么说吧,坐火车的话需要两天,开汽车不吃不喝不睡需要30个小时。
生:天呀,这么远。
师:那这句话怎么就读好了。(指名学生读这一句话,刚开始读“遥远的北京城”把“的”重读了,示范后把“的”读得又轻又短。“遥远”一词也读得有深远的意味。)
师: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什么样的天安门?
生: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
师:我相信你能读好这一句。(指名读这一句,把“雄伟”重读,并且“的”字轻读。连续指名了3位学生读,效果挺好。)
师:你读得我都想去看看了,想看那壮观的……
生:壮观的升旗仪式。(学生直接接过这句话,形成了无缝连接。)
师:这样一番情景,怪不得他告诉妈妈……
生: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虽然学生齐读,但是读得已经有梯度了。)
师:我还想听对妈妈说的话。(指名两位平时表达欲不是特别强的学生读,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提升,就这样跟着感觉读吧。)
师:这个时候你了解为什么一个“逗号”,一个“感叹号”了吧。谁想来完整地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举手的孩子很多,看来都已经胸有成竹了,人群中我还是看到了一个特别关注的小手,一看到他举起来了,马上指名让他读。通顺流利、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话音刚落,其他小朋友不自觉地响起了掌声,因为他读进步是跳跃式的。)
接着又指名了几位学生展示朗读,都读得特别好,在最后请最有潜力的学生读了一遍,作为这一环节的结束,看着小朋友们意犹未尽,我也忍不住想读,是那种情到自然处地想读。结果两次读到“雄伟”时都读成了“宏伟”,现在想来我也不确定是故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但是恰好是一个教育契机,跟小朋友们聊到,做事要专心,你看李丹老师不专心就老是读错,还惹来你们的笑。
课堂效果的呈现让我又摸索出点儿门道,想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真的需要想法设法把他们先吸引进来,只有吸引进来才有谈感受的机会。这道理我懂,往往在“吸引”的策略上碰壁,拉近他们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话说,才愿意说呀。共勉!
在课堂上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必须马上转变思路,还好这一次我及时扭转,才有了这值得记录的瞬间。也不得不反思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多学习语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提高自己随机应变的能力,遇见问题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到最优化的策略。
这篇小文一气呵成,写着写着都笑出了声,课堂上的读书声,回答问题的惊喜声,声声悦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