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数字小学问】数字是怎么在同一个问题上“说谎”的?

【数字小学问】数字是怎么在同一个问题上“说谎”的?

作者: Andy正在输入 | 来源:发表于2020-03-06 22:39 被阅读0次

民调的四大问题:

抽样偏差

这个很容易想到,大家中学就学过什么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比如你想知道游乐场好不好玩,当然不能在养老院门口做调查。

但是呢,哪怕是最顶尖的民调专家,也可能犯这种错误。

去年的美国大选,特朗普在投票前的几乎所有民调中,都落后于希拉里,最终结果却大相径庭。

CNN事后总结,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抽样出了问题。以前呢,民调机构有个固定公式,比如100个样本里,要有10位黑人,10位拉丁裔;同时要满足有40人住在郊区、60人住楼房,甚至楼房租金也要再分类等等。但是万万没想到,特朗普的出现,显著提升了白人的投票意愿。这就导致原本的抽样方法失灵。

不诚实的回答:

好,第二点原因,也不难理解,就是民调对象不一定会说真话。就好像一个避孕套的厂商,如果在便利店门口做民调,拦着每一个人问:先生,你喜欢我们生产的避孕套吗?

这样的民调结果,你是要打个问号的。

而很聪明的民调机构,就知道如何避免这种问题。比如有个机构想调查有多少乘客坐车时会系安全带。最开始他们就直接提问:「您好,请问您平常会主动系安全带吗?」选项分别是:很主动、主动,一般、不主动、很不主动。

结果呢发现,绝大部分人都写的主动和不主动;但是这明显不符生活常识嘛,那能怎么办呢?

他们改了改问题,把提问从「您平常会主动系安全带吗?」,改成了「您上一次坐车,系了安全带吗?」

嗳,将一个普遍的习惯的问题,改成具体的某一次的技术问题,结果就准确很多,不少人老老实实地写「没有」。因为说老实话,在这个时候不危险;我只是忘记了一次嘛。

诱导性提问:

民调出错的第三点原因,叫做 诱导性提问。

回到最开始介绍义务兵役制的例子,我们之所以会给出两个不同的答案,原因就是提问者在不断给我们挖坑。你问我要不要加强国防,当然要啊,要不要学生有纪律,当然要啊;但你问了这些后,突然问我要不要恢复兵役制,那我还能怎么说?当然要嘛。

同样,你问我是不是治安不应该变差,问我是不是年轻人持枪很危险,那我也肯定会说是;结果又问我是不是要因此反对兵役制,那也是正常的。

这个案例,出自80年代的英剧《Yes, prime minister》。你看,这样层层递进、暗设前提的提问,是很难让人上钩的。但是最后公布民调结果呢,对方又只会说:97%的人支持恢复兵役!或者99%的人反对恢复兵役!

那你能不能信呢?

这一类的民调还有个名字,叫做推手民调。说的是研究者藉着一个假民调,想要去影响真实的民意。

比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出轨期间,就有两个机构同时在做民调,一个的问题是:克林顿带来了美国经济复苏,我们还要苛责他的私生活吗?

另一个的问题是:总统花着纳税人的钱,却在白宫和实习生闹出性丑闻,你是否要原谅他。

自然,这两个民调的结果也是天差地别。但双方的真实目的,就是像一个沉默的推手一样,掀起舆论讨论,制造民意。

那怎样的问卷设计,才是没有诱导性的呢?其实大家很熟悉,就是知乎体的提问,xxxx是一种什么体验?你怎么看待xxxx? 这一类的问题,没有任何的隐藏前提,也没有任何的诱导。

比如你想调查《权力的游戏》受欢迎程度,你就可以直接问:你喜欢《权力的游戏》吗?

但如果是别有目的的采访者,可能会问你:「美剧《权力的游戏》有很多打斗和裸露镜头,你觉得它在进入中国市场前需要重新剪辑吗?」

答案变形:

民调出错的第四点原因,叫做答案变形。完全不用修改数字,就可以修改你的认知。

比如你在学校时肯定填写过给老师的评价问卷?里面问:「如果60分及格,你能给数学老师打多少分啊?」

我们假设,一半的同学打70分,一半的同学打50分;平均分仍然是60分嘛,对不对?

好,针对60分这个数字,就有两种解释方法了。

第一种:数学老师拿到了60分的平均分!刚刚及格,还不错!

第二种,有50%的同学反对数学老师留任!老师很不得人心!

你看,我完全没有修改数字哦,调查方法也非常科学哦!

总结:

今天的课程给大家介绍了民调最容易犯的四个错误,抽样偏差、不诚实回答、诱导提问和答案变形。

希望借这堂课提醒大家的是,下次面对种种民调数据,先不要全盘接受,先问自己五个问题:谁说的、他是怎么知道的、他遗漏了什么吗?这个数据有意义吗?是否有人偷欢概念?

思考题 

说的是在冷战期间,有个美国机构想邀请苏联记者来美国调查采访。结果在做民意调查时,有2/3的受访者都反对:你能保证苏联记者不是间谍吗!

好,我告诉你,这家民调机构后来多加了一道提问,使得最终几乎所有受访者,都欢迎苏联记者来美国。你能想到是什么问题吗?

相关文章

  • 【数字小学问】数字是怎么在同一个问题上“说谎”的?

    民调的四大问题: 抽样偏差 这个很容易想到,大家中学就学过什么分层抽样、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比如你想知道游乐场好不...

  • 《数据如何误导了我们》:数字只是我们理解现实的一种工具而非事实

    文丨云海 格罗夫纳(Charles Grosvenor)曾经说过:“数字不会说谎,但说谎的人会玩弄数字。”大数据时...

  • 数字不说谎

    都说数字不说谎,在数字化的时代,数字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数字来进行管理、提供服务、做出决策、提高工作生活效...

  • 数字数据

    数字与数据 花沐仙Thyme字数 106 · 阅读 02018-11-24 19:26数据不说谎数字是靠不住的这两...

  • 游戏

    第一类:智商反应类 1.抢数字报名字 根据人数定一个数字,数字要比总人数小,每个人都要给自己起一个在同一个场景里的...

  • 用不说谎的数字

    在年轻的时候,做事都是凭感觉,自己觉得。成熟了,都是看数字,看指标、百分比之类的,说话做事更多的是讲概率。 曾经我...

  • 学习之胡思乱想

    学习是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 物理是物体的道理,化学是变化的学问,数学是数字的学问,语文是沟通表达的学问 学习是在万物...

  • 在“成长”这个问题上,年龄只是数字

    曾几何时遇到问题我们喜欢或习惯向父母寻求帮助,然后心安理得的让他们解决我们抛下的问题,虽然我们早已是个成年...

  • 2019-05-21

    在Javascript中,获取到数字超出长度问题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在Javascript中,获取到数字超出长度问...

  • 论文学、革命、熵与其他话题 ——《我们》叶甫盖尼·扎米亚京

    “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后的数字,最终的数字,最大的数字。”“但这太荒唐了!数字的数目是无限的,怎么会有最后的数字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数字小学问】数字是怎么在同一个问题上“说谎”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da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