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代的趋势看,相权愈弱,中央愈集权。政治制度唐代最佳,科举制度明代最严密,经济制度各有利弊,地方政府汉代最灵活。汉代在政治制度上最重要的一点是,皇权与相权的划分,初步建立相权下的组织架构,分为“三公九卿”,其下又有十三曹。三公,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文官首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讲皇权与相权分离,但重点又在相权上,宰相负一切政治之责任,皇权理论上不干涉政府政务事宜。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是,皇帝干什么呢,皇帝不闻政事,皇帝作为象征?(君主立宪)所以,强势的皇帝对政府多有干预,一旦惯性形成,则皇权则凌驾于相权之上。汉朝,在政治上,另有一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惟其刚脱离封建社会不久,因此地方势力还很大,分封割据才有七王之乱,这一点钱老却主观忽略了。因为地方势力大,所以地方太守才能与中央官员平起平坐。这种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实际上不是特别推崇,容易演变成唐代的节度使。经济上,盐铁论的讨论,其缘由并非在经济制度上,只是汉武帝缺钱,“国营和私营”的讨论,只是在盐铁两项重要税收来源上收归国营。后代为何没有大规模类似的讨论,因为后代不需要专注这两项税收来支持政府军事。唐代结束"三公九卿制“,开创”尚书六部制“。宰相,分权,分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宰相从一人领袖到多人委员。中书省主法令,门下省复核,尚书省执行。后代,中书省和门下省都属于决策机关,若集权于皇帝,则只能逐渐淡化,因此在各电视剧中尚书省下六部出现最多。政事堂,最高机构,议事决策。理论上,一切皇帝诏命必经中书、门下两省。但由于无法明确界定皇权与相权(我猜想,皇权与相权只是后代研究者杜撰出来的概念),因此皇帝无须严格遵守,逐渐放逐,权力逐渐收归至皇帝。尚书六部,户吏礼兵刑工。后代多沿用这六部的设置,从九卿过渡到六部,不失为一种进步,皇帝的管家意味更轻了,更强调政府职能。监察制度,作为一种中央监督地方的制度,经常偏离其初衷,导致大的变故。唐代设御史台,派巡察使、按察使或节度使至地方,权力凌驾于地方,地方长官形同虚设。或者说,白白增加一个职级。一旦临时的官职成为常驻官职,则矛盾即显。宋代,让人最深的印象是,弱,文。宋代相权已逐渐衰弱。“即以朝仪言,唐代群臣朝见,宰相得有座位,并赐茶。古所谓”三公坐而论道“,唐代还是如此。迨到宋代,宰相商超,也一同站着不坐”。宋代的监察官,与唐代又不相同,主要监察官员,因此清议很多。一个重要原因是,谏官与宰相肚里,不归宰相管,所以什么的都反对,反对越激烈,名声越高。殊不知,凡是都有不利的一面。宋代的国都,宋代,北宋建都开封,南宋建都汴京。两地都无天险可据,北边一马平川,国都易失。然,北宋经济制度聚天下经济于中央,地方无财力可发展。所以国都若失,国家亦亡。但,宋代崇文,“因此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延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明代,制度上,中央愈加集权。其内廷权势更重,落在太监手中。明朝科举,更盛,但等级俞森严。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相差很大。上面是进士,能当大官,有大前途。下面是秀才和举人没法当大官。“西方社会有阶级,无流品。中国社会有流品,无阶级”,士农工商,有贵贱之分。官和吏,做不了大官的秀才则去做为胥吏,胥吏则可上下其手,永世沉沦。官则高高在上。明代,设翰林院,成为政府培养人才重要的机制。进士及第后可入翰林院,享受政府津贴,担保学成后有大官可做。明清两代很多名人都出自翰林院。无经济负担,也被期许未来,更当奋力图强。现在国家的一些培养政策也源于此,只是有些权宜之计。清代,最大的特点是外族统治。因此,一切政治都围绕巩固外族统治。清代军机处,愈加集权;清代寄信上谕,雍正的小钥匙,牢牢地把各地官员把在自己手里,听自己话。所以说,专制,则清代最盛,说中国历代都是封建专制,则有失偏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