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今年秋季,我报的第一门课程就是王辉霞老师的《基于UbD逆向设计三阶段的单元整体教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第六部分“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但是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我是不知道的,我很想跟着老师学习学习,这是我选择这门课程的初衷。
我的第一次预习作业是在仓促之下完成的,用了五个小时,完成时已经是15日凌晨,错过了提交的最后时间。我很遗憾,也深刻检讨自己没有认真对待学习这件事。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还可以往后挨,到了最后时刻才体会到不认真对待学习的学生赶作业有多狼狈,提交不了作业时内心有多崩溃。
后来组长说在小组群里阅读、互评伙伴们的作业,让我看到了希望,内心也有些小窃喜,我是不是逃过了一劫?我又花了四五个小时修改完善作业,并分享到年级组群,希望能够通过。在学习、互评群里伙伴们的作业都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不同话题的教学设计,刘攀婷老师指出了我的单元育人蓝图的不足,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如何完善还是没有找到思路。
9月21日聆听了王老师的讲座后,我对基于UbD三阶段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单元育人蓝图的架构有了那么一点新的认识。我也修改了单元育人蓝图这一板块。
第二次预习作业的提交截止日期是28日,我27日再次修改,充实了逆向设计三阶段内容及我对三阶段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修改完善一些细节。
后来,由于提交作业人数较少,时间推迟到10月2日,我又有时间可以再修改完善了。中秋国庆假期,我终于有时间坐下来看直播回放,在观看优秀学员的分享后,我深深地被他们一遍又一遍修改完善作业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们不断追求精湛、追求卓越的精神所折服,更重要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再一次修改作业,参考刘兰芬老师、林娜娜老师的作业补充了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还补充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案例中的逆向设计第三个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原来我在撰写这一板块时,是按照单元大致的教学流程去设计的,当时我就觉得这里糊里糊涂,这次我分课时详细写出来每一课时的设计环节,让四个课时之间的关联更加清晰。另外我再次对照预习资料包的课例,补充了教学策略这一板块的描述。
我的困惑:
1.我对逆向设计三阶段中的“确定评估证据”不是很理解,尤其是不知道表现性任务都有哪些?王老师说表现性任务是用知识来有效地执行完成任务或者实现某个复杂产品,从而体现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我不知道根据思维导图复述语篇属不属于表现性任务。
2.单元的大概念如何提炼?我觉得单元大观念无法确定时,根本问题就无法提出。
3.这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的语篇研读是按照What Why How 分析整个单元的所有语篇的还是以一个语篇为例分析的?我是按照第一次预习作业中的课例作为参考来写的,只写了一个语篇的。
4.什么是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教学策略这一块应该如何描述?我根本就不理解,只是参照第一次预习资料包中的课例比葫芦画瓢写了,不知道到底描述正确与否。
这次作业,前前后后,我共大修改了三次,作业字数也由不足四千字到七千六七百字。看着这份作业成果更加完善,所有的辛苦、疲惫,花的时间、精力都化作了一种自豪。尽管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相信,只要努力,终有收获。
这次作业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所有的理论学习都必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才知道是自己否真正理解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