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下楼静静,想了想之前运营 CUMT-ACU 的时候我们到底在干些什么。
下面的内容较理性,容易让 CUMT-ACU 的朋友们造成“我是不是工具人”的假象。没有,没有,没有,感激大家关注到了这个平台。同时很多想法也是实习久了之后提炼总结来的,当时执行并没有很彻底(意思就是实际做的没有下面说的这么屌哈)。
主讲框架,细节可能会有遗漏:
一、用户篇
肉眼可见, CUMT-ACU 是一个定位在时尚穿搭的内容分发平台,基于这个大定位,用户可分为以下三类:
- 平台的潜在用户是谁?
A 类用户 - 在自身朋友圈中已经有一定的时尚影响力,自身在穿搭方面有独到见解和积累。
B 类用户 - 对穿搭感兴趣,平时会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在购买服饰上。
C 类用户 - 对穿搭不排斥,但不会特别在意时尚穿搭的内容。
- 这三类用户会有怎样一种需求?
A 类用户 —— 影响力
对于穿搭交流这块而言,矿大是极其封闭的。依靠A类用户个人,成为小范围kol很容易,突破圈层造成较大的影响力是困难的。强者当然渴望被看见,依托于平台,A类用户可以用小成本获得资源、曝光、荣誉,甚至通过兴趣变现。
B 类用户 —— 社交、内容消费、一定程度的正反馈
还是这句话,对于穿搭交流这块而言,矿大是极其封闭的。时间最充沛的普通大学生,谁不想来一场基于穿搭兴趣的校园交友呢?
对于这部分用户,我们提供了交流的通道,任何一条微博的评论区或是投稿图都是一种交流的形式。而且他们对穿搭还处在兴趣阶段,需要一个集体归属感,平台的大量内容足够营造出这样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当一个 B 类用户第一次投稿到 CUMT-ACU 并收获点赞时,神奇的化学反应就产生了。
C 类用户 —— 内容消费
对于 C 类用户而言,无聊的时候刷刷微博,看看校园里的新鲜事、周围发生了什么就足够。
- 我们是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A 类用户 ——
(1) 设立达人9图专栏
首先要感谢@凉子 在17年年底带苗苗和我一起线下拍了次照,帮我们打开了运营平台的思路。我们收集了凉子9图发在了平台上,点赞数据反馈很好。基于此我们开设了校园穿搭达人这个栏目,为初期平台贫瘠的内容注入了活力,同时奠定了平台的内容品质与互动氛围。
(2) 资源流量扶持
紧接着,我们也开始和学校各大自媒体进行联络,谈到了一些校园头部公众号、博文的曝光机会,尽力让 A 类用户的内容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
B 类用户 ——
(1) 微信社群
社群是比微博评论更深一层次的沟通通道,我们在平台创立初期见了一个小社群,社群里的聊天内容多与时尚有关(有些惭愧,好像没有让大家交到朋友)。
(2) 矿大街拍
其实校园自媒体,可以类比于本地生活类的自媒体(吃货熊猫君、爱徐州这种),出了宿舍都是你的流量、你的用户。
矿大街拍我们一共做了三期,抽象来讲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加深了平台的垂直校园属性,具象来讲短期带来了大量优质内容和高粘性粉丝。
(3) 社区互动氛围引导
评论区的数字(11111、222222、33333、1234567)是一个群体准入门槛,看懂了就算是迈进矿大时尚圈。
C 类用户 ——
(1) 不定期的抽奖活动
抽奖一共做了大概3期,前几次是创始人自掏腰包,最后一期苗苗谈到了 OPENYOURMIND 的实物赞助,对此我只能说牛逼。
抽奖涨粉很快,唯一缺点是要花钱。
(2) 各大平台的用户资源互换
18年年末,平台已经积累了大量新粉丝、优质内容,但微博对于矿大师生来说并不是核心的沟通工具,传播范围很局限。
于是我们开始扩展微信、QQ平台,并和矿大官博、团委公众号、广播台QQ空间、矿大 TOP1 非官方公众号(文化撒哈拉)达成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带来一批新朋友。
关于这一阶段的增长动作我在春招的时候写了复盘:https://www.jianshu.com/p/c4b9b1a369c4
- 如果还没有毕业,我可能会做什么?
(1) 用户成长体系
完成 1000 粉的小目标后,平台应该要慢慢学会自流转了,我们的精力也需要能投入到更深度的运营中。
A 类用户如何持续维护、内容消费者如何转变为内容生产者、B & C 类用户如何源源不断的来到平台,是下一阶段应该开始考虑的事情。
(2) 资源量式批发
18年初步试水官媒合作,他们需要更多样丰富的内容,我们需要在校园进行曝光,合作是双赢的。
这样方式带来了近百新粉丝,对自身平台的要求和合作质量的负责的同时,「迅速扩展可合作媒体」与「提升沟通效率」是打透这条路的关键。
二、平台篇
肉眼可见,CUMT-ACU 在2018年快速成长突破 1000 粉丝,成为了矿大微博非官方最有活力平台(可能就这一家非官方)。
- 成长节奏,我总结大概是这么三步:
冷启动期-纯人力搞内容,零零散散的用户和投稿
成长期-粉丝快速增长,粉丝投稿内容开始增多
稳定期-粉丝放缓增长,粉丝投稿内容数量、质量趋于稳定
- 平台的发展和用户是相辅相成的,方法论是和运营用户强相关的。平台角度而言,会多有两个视角:
(1) 业务中的角色类型:内容创作者、内容消费者、平台
内容创作者——生命力源泉
内容消费者——生命力持续上升的保证
平台——让整个生态可以长期健康发展的规则制定者
(2) 不同时期的目标及动作
这里有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 冷启动期什么时候算结束?成长期什么时候算结束?稳定期什么时候算结束?
· 内容数量、粉丝数量、评论数量……不同时期哪个指标更重要些?
不同的时期目标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动作在不同的阶段意义也不一样。做平台,方向感很重要,目标直接牵动着所有的资源投入。
- 如果还没有毕业,我可能会做什么?
(1) 校内流量快速挖掘
发展的节奏起来了就不能停,整个校园对于我们来说像一片蓝海。
(2) 从CUMT-ACU或许变为徐州高校-ACU?
我面试时一直在和面试官说的一个故事是「CUMT-ACU的粉丝量究竟可以做到多少?」,分几步来解答这个问题:
假设1 矿大使用微博的人数。对标官方账号粉丝量:4W粉丝,30%在校学生,60%真实用户,50%用矿大用户的人都关注了官博,4000030%60%/50%=14400人。(重思路,估值不严谨)
假设2 使用微博的人数中可能会关注这个平台的人数。对标了自己的班级:30个人,1个很感兴趣穿搭,4个挺有兴趣,10个愿意关注相关内容,(1+4+10)/30=50%。
得——有机会关注 CUMT-ACU 的有:14400*50%=7200人
假设3 班级里的对穿搭感兴趣分层分布人数和微博使用人数分布均匀:很感兴趣用户480个,挺有兴趣用户1920个,愿意关注内容用户4800个。
假设4 关注可能性:很感兴趣用户看到这个平台就关注概率80%,挺有兴趣用户50%,愿意关注内容用20%。
得—— CUMT-ACU 的目标用户群:2340人
在保守估计下,至少还有1000人应该是 CUMT-ACU 的粉丝,我们18年用了<1年完成100至1000。如果我们够快,拿下剩下的 1000 粉丝,19年只需要一个学期。
那么这一个学期结束后,应该怎么做?
如果足够确信在原有用户群中挖掘程度够深,那么就可以改定位纳入新用户了。
如果不足够确认,那就要更深次的玩穿搭了。
(3) 变现
苗苗是一个纯净的人,平台建立初期就秉持着不和钱挂钩的想法。
但玩时尚,我的热情还是差他好多,我的初衷就是找工作的时候有个人经历,有机会的话再用这个兴趣补贴补贴贫穷的生活。
毕竟还是要尊重创始人的想法, CUMT-ACU 的泛时尚属性积累了一批愿意投入时间“过生活”的同学,除了提供穿搭内容,别的一些周边服务,也是有很多挖掘和想象的空间。
但是提到赚钱,我就觉得说,我的欲望还是不够大。如果想让这个平台上市,或许还是得有一个孙家灿类型的角色。
迭代记录:
2018.12.16 发于微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