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注定平凡,我也不例外。但即使平凡,也要持续努力。
因为努力的目的不是超凡脱俗,而是对得起自己的人生岁月。另外,如果不努力,连平凡的普通人也做不成,因为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也是要努力争取的。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原地踏步是不可能的。
按照约定,向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也向自己,总结汇报我2024年的成长。
一、培训
1.线下课
这些年我围绕“表达”这个领域开设了多门课程,包括演讲、工作汇报、沟通、结构化思维、TTT、职场写作等,这对我培训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018年作为培训师刚出道时,我能讲的课程只有演讲,后来经过持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现在能讲七八门课程。因此,疫情三年,以及后疫情这两年,我依然有企业课程,没有“失业”或转行。
其实这都是公开的秘诀,就是围绕主业持续精进,真诚利他,给客户创造价值。我相信吴军老师说的“上帝喜欢笨人”,我就是一个笨人,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坚持走下去。
2.线上课
未来十年,我的转型方向之一,就是从线下,转到线上线下一体。今年开设了多门线上课,包括线上写作训练营、线上做课训练营,以及制作了一门视频录播课《如何做好竞聘演讲》。
每次有人购买我的线上录播课时,我都会有一种惊喜感、小确幸,虽然金额不大,但这是被动收入,激励我从事附加值更高的工作。
另外,我和演讲训练营学员一起,开展了线上每天1分钟即兴演讲,大家收获颇丰,我也积累了几十条短视频。
二、写作
我的书《人人都能演讲》今年第二次印刷,我也收到了第二笔稿费,感谢出版社和读者朋友。这本书是我写作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我的第三本书《嘴巴这样说,大脑喜欢听》今年上半年写作完毕,下半年在等待出版,预计2025年1月出版发行。
写作和出版一本书,真的是挺漫长的过程,用马拉松来形容也不为过,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
如果你也想出书,建议你给自己预留三年时间,其中前两年写完书稿,第三年出版发行。不要期望短时间内能完成,也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这两年我陆续向出版社推荐了多位作者,其中有4位已经签约,期待他们的书早日面世。
三、学习
1.读书
今年我持续践行每周阅读至少一本书,全年下来读过的书超过100本,这是我个人阅读史上的最高纪录。
我现在有一种打通读书任督二脉的感觉,很多知识似曾相识,原来在某本书里看到过。所以对书籍渐渐地祛魅了,对好书还是敬畏的,但不再是仰视的姿态,而是平视。
另外,读的书越多,让我思考的视角也越多,看待和分析一个问题时,思想深度比过去有所进步,因此我的话在别人听来会更有道理。如果只是年龄增长,但不读书,不学习,是不会有这样的收获的。
2.听书
今年在喜马拉雅上听了四本小说,分别是《骆驼祥子》《人世间》《笑傲江湖》《天幕红尘》。目前正在听豆豆的《背叛》。小说很适合通过听觉输入,在疲惫的时候、长途开车的时候尤其适合听。
3.在职研究生
上半年研一结束,所有的课程学完了。下半年研二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目前已完成50%的工作量。
我的毕业论文主题是《小学生演讲焦虑现状及干预研究》,经过前期问卷调研,以及在一所小学持续8周的教学研究,获得了坚实可靠的数据,初步分析后效果良好。剩下就是撰写论文,半年后即将毕业。
四、家庭
今年儿子开始上幼儿园,步入新的人生阶段。我的时间精力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花在了家庭和亲子陪伴上,我认为这很值得。就像电影《教父》中的教父所说:一个真正的男人必须要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为人父母后,最重要的事还是过好自己的人生,其次就是养育和教育孩子,为家庭延续优秀的后代,也为社会培养合格乃至优秀的公民。
我写了几篇育儿心得,以后还会持续写下去。
五、2025年部分计划
1.写作
目前我的主业是培训,副业是写作。我的梦想是十年后成为职业作家,把写作变成主业,讲课作为副业。这个转型很难,但是我选择的道路,会坚定走下去,花十年时间逐步实现。2025年每周至少写3篇文章。
2.成长共读营
这是我的新探索,和一群伙伴一起,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我也会写出对应的讲书稿,录成讲书视频,一年至少完成12个。
3.育儿
每周组织一次亲子小活动,让儿子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体验运动、社交、学习等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