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写作的朋友说替我写一篇文章。我开玩笑说,可能通篇都是打鸡血。先生也常常说我对自己是严苛到变态的地步。
李笑来老师有句口头禅:[像我这种人]怎么可能会与他一般见识;[像我这种人] 要做就做远抛第二的第一;[像我这种人.....]这句口头禅,你会发现他的言语里,丝毫没有抱怨,只有满满的自信和清晰的边界。
有段时间我也用浓浓鸡汤味的口吻说:[像我这种人] 肯定会怎样;一定不会怎样....各种搭配。
最近接触两个朋友,她们都说了这句话:[像我这种人,肯定不行的....] 这样的口吻,我听到了对自己的不爱惜……
然后我马上接口。不 不 不。你要说你好的方面,因为当你说出一句话的时候,你的潜意识会记住这句话。为了证明你说的话是对的,你的想法是对的。大脑会指导你的行为往这方面发展。最后你就真的变成那样的人了。所以一定要说好话。
佛学里主张,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身语意业。意的的影响是最大的。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撒切尔夫人
成为可以贡献价值的人,是我的人生方向。虽然不才,但曾经也影响了一部分的人,有戴过千万一件首饰的佛友师兄,安逸的公务员领导,负资产但有追求不妥协的设计师,从来没有工作过的90后妈妈,经历过太太病逝的可怜男士,平淡无所求的70后等。或者平日里一些朋友,也会推荐亲朋,让他们加我好友说向我学习。
我发现,包括上面的那两位朋友,她们都有一个共性。找不到人生的目标或者方向。其实我的观点真的很简单:对上天赐予我的这条生命负责,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爱惜自己的生命,爱惜自己的羽毛!
人生除了年少的无知和年老的无可奈何,你能去体验这个世界的时间最多60-70年。鸡血何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所有的鸡血,都源于看到自己的不足,赚钱真的不是目的,目的只有一个,在最后一个节点,回首短短一生感叹一句:值了!
未来你们一定要留意,说起自己的时候,觉知是带着厌恶和憎恨在说。还是带着期待和激情在说。当你把士气都说的如此低落的时候,哪里还有力量去做出改变呢?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上进的那个【自我】,责备堕落的那个【自我】,堕落的那个【自我】觉得无地自容,认可了自己是一无是处的人。内疚和自责会进一步减低你的自尊,让你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懒惰,进而破罐子破摔。最后你整个人都会被焦虑和内疚的能量包围。
SO 请放弃自己与自己之间的争斗。套用王阳明的心学,不与堕落的自我纠缠。若堕落时,允许自己下沉一会。储蓄力量,当上进的那个自我来的时候,请尽情的爆发。并对自己的未来多一些期待和爱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