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惠州一绝 食荔枝 苏轼

惠州一绝 食荔枝 苏轼

作者: 辰希星 | 来源:发表于2022-02-19 15:27 被阅读0次

从多数时候看待,能够决定情绪的重要因素中,心态要大于处境。心态与处境的关系大致可以认定为,客观可控但主观不情愿控制的是心态,客观不可控但主观想要控制的是处境。原因在于顺其自然的发泄情绪是本能,而用理智去约束才是反人类的设计。对于处境,外界的影响因素过多,个体想要对其改变存在难度,这时主观可控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一味的约束显然不是最优办法,那么至少暂时改变心态以接纳环境,随遇而安更像一种大智慧。

千年前的苏轼,洒脱豪迈的性格可以应对各种未知的折困,也确实在一生里都是逆境伴随,从诗中回到那时,看看他是如何将苦水唱成赞歌。

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在惠州,这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朝被称为蛮荒之地,贬谪到此等同于流放,不过苏轼到任之后,首先产生兴趣的是关于岭南的风物,继而被长达百余公里的罗浮山吸引,他还从未感受到过,这罗浮山下的四季竟然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能吃到新鲜的,第一次吃荔枝就产生了喜爱之情。苏轼感叹,如果每天都能吃到三百颗荔枝,他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惠州一绝 食荔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的这首《食荔枝》写于惠州,在此期间,他有多次关于荔枝的描写,由此可说,他对简单的荔枝爱得执着,且除此以外,他时常流连于风景,继而对岭南产生深深的热爱之情。晚年的苏轼,似乎很喜欢陶渊明,在短短的五年零八个月里,写下和陶诗一百余首,仿佛在公告世人,从此要绝意仕途,归园田居,长做岭南人了。不过苏辙以及很多人并不相信他会真心归隐,因为从他所作诗词中,在恬淡的外表下总会透露出牵挂国运民生的忧患情怀。

苏轼的内心中,可以感受到岭南的好处,但对于朝廷又始终念念不忘,因此内心陷入出世与入世的两难境地,“不辞长作岭南人”可以说是一种表达形式。

相关文章

  • 惠州一绝 食荔枝 苏轼

    从多数时候看待,能够决定情绪的重要因素中,心态要大于处境。心态与处境的关系大致可以认定为,客观可控但主观不情愿控制...

  • 家乡果正香——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 又是一年荔枝当红...

  • 《跟班日记》你见过这样吃荔枝的吗? (0707)

    文/馆长小跟班 图/月月酱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 ·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 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中的两句诗。诗的意思是:如果每天吃300颗...

  • 荔枝

    今年在惠州吃了许多荔枝,家长还说要送些荔枝我吃,我连忙拒绝。苏轼写的《惠州一绝》,有人是这样理解的,我觉得也蛮有道...

  • 【美食记录】夏日的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苏轼 这首广为流传,描写荔枝...

  • 绿品国度荔枝中华红白糖罂荔枝肉质肥厚像放糖的罂上市时间来了

    绿品国度荔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众多荔枝和它的上市时间。 小时候上学我们都学过一首出自大文豪苏轼的《惠州一绝》叫:“...

  • 读古诗词第一天打卡

    第一天: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 巍峨的山峰 沉静的守望

    罗浮山,坐标岭南,中国道教名山。公元1096年,苏轼创作的《惠州一绝》让它的名字家喻户晓,每每荔枝季“罗浮山下四时...

  •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此典句出自〔宋代〕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惠州一绝 食荔枝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rp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