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于丹说过这样一句话:来日方长并不长。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见了一些生离死别分分合合,似乎对这句话越来越认同——是啊,来日方长,其实并不然。
这篇文章想写很久了,只是迟迟未动笔,而让我终于开始写的是昨天朋友(说是朋友,其实只是在医院产后复查时候有过一面之缘,后来不知怎么的居然也添加上了微信,认识她妈妈也是看她发的朋友圈才认识的)发的朋友圈。
来日,并不长特别的震惊,我记得前几天的晚上,我带着喵娃出去散步,顺路去取快递,正好遇上阿姨,还跟着她唠嗑了很久,那时候才知道,阿姨只有一个女儿,在女儿三岁的时候,丈夫就去世了,阿姨没有再嫁,而是自己一个人拉扯着女儿长大,女儿结婚后,生了双胞胎小外孙女,女婿常年在外省工作,她就搬来跟女儿同住,帮忙一起带两外孙女,她说趁自己还年轻,身子骨还可以,能帮忙的就多帮帮女儿。我默默地为阿姨的坚强和伟大的母爱而感动,却不想,这才几天时间,居然查出了结肠癌。我记得朋友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发过:等两个小朋友大了,我要带妈妈去旅游,犒劳妈妈,妈妈辛苦了。只是现在……
我们总是天真的以为,来日方长,等我孩子长大了,我要开始好好收拾自己,等我退休了,我要去旅行,等我有空了,我要去看望谁谁谁……但是我们是不是忘记了一句话: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圣经上同样有句话说:死亡就像盗贼,他是偷偷的来,来的让人猝不及防;有人说死神其实对芸芸众生最公平,不论年龄,不论性别,不论贫富。诚然,说到死,有人会觉得太过悲伤和压抑,大好的生活,为啥要过的如此压抑?但是,亲爱的们,“来日方长”,这想法难道不是一直镌刻在我们脑海里,好像与生俱来一样么?就我自己,有两件事是我久久不能释怀的。一件是关于我的外婆——外公去世后,外婆一个人独居老宅,让她跟舅舅同住,她不愿意,每天的作息就是早晨起来,吃过早饭,坐在侧门的门口,看人来人往,中午时分,开始煮饭,把午饭和晚饭一并煮了,吃过午饭,午休结束后继续坐在门口看人来人往,下午四五点她就又把晚饭给吃完了,然后早早的关了大门和侧门,躲到自己的房间里,没有电视,没有任何娱乐设施,不知道她是怎样在昏暗的灯光下过了一天又一天。突然有一天傍晚,婶婆从她家的窗户看过来,发现天已经黑了,可是那一天外婆家的大门居然还是敞开着的,婶婆赶紧去叫临近的年轻人去叫舅舅舅妈,舅妈到了老宅,到处呼唤外婆,却没有任何回应,等她再返回厨房的时候,发现昏暗的厨房里,一碗饭还放在桌上,而外婆脸朝下趴着,已经没有了呼吸。那一晚,我给母亲打去电话,听到电话那一头的母亲在嚎啕大哭,不知发生了什么,终于听明白“你外婆走了……”,那一刻,心如刀绞,我后悔的是自己那一段计划着给外婆寄吃的去,顺便给她寄几件衣服,却因为各种自以为很重要的事情一拖再拖,毕竟外婆除了耳朵不好使,其他一切正常,我一直觉得这样身体硬朗的外婆,还能陪伴我们很久很久,就算不久,五年也是没有问题的,来日方长,等我有空了,再好好给她准备点东西寄去,可是外婆就这样让人措手不及地走了。来日,没有很长,外婆用她的离去告诉了我这样一个事实。
在回去奔丧的日子里,想起许久未见在老家中学教书的学姐,抽空去她家里看望她和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被告知他们回娘家了(学姐的娘家其实就在距离不远的地方),想想,我们都还年轻,来日方长,无妨,默默的回来了福州。国庆假期结束后,从妈妈家出来,路过他们家,看到学姐的身影,一直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看看她,妈妈说了一句:不用看了,下次回来再说吧,咱们赶时间呢!我又安慰了自己一句:也对,来日方长,下次回来再看。然而那一次看到的她的身影,成了我和学姐的最后一次交集,一个月后,她走了,走的太决绝和让人不能接受,她不堪重负,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强忍和压抑了多日,终于在某个夜里,我嚎啕大哭,再也不相信所谓的“下一次”、所谓的“来日方长”,如果我那时候去看看她,是不是她会多跟我联系,走出抑郁的雾霾,也许现在她还在,如果我那时候去看她,不相信所谓的来日方长,是不是不会有这么多的遗憾?
走过的生命历程,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已经无法追补,只是希望在这些遗憾已经成为遗憾时,我还来得及去做另外一些想要做的事情,去见想要见的人。来日并不长,想要做的事情,当下去做,想要见的人,当下去见,想要去的远方,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请你,当下就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