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马琦博士讨论卡片构建系统的思考

与马琦博士讨论卡片构建系统的思考

作者: Lo俊彦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22:05 被阅读53次
    • 听马琦讲述卡片系统构建的方法
      根据马琦的时间情况进行点评,双方确认卡片的使用在不同人同一时空下的知识整合效果和同一个人不同时空下的知识整合效果。

    团队内部萃取“病毒式课程传播”的的卡片

    永澄老师发起了整个团队针对某一个问题萃取卡片,可以看出每个人关注的点各不相同:

    • 晓沐:可以借鉴的优缺点
    • 伊拉:海报设计与营销设计
    • 碧落:报名流程与活动经验
    • 梓畅:各节点要素萃取以及该方法的好处

    当所有人处于同一时空下针对同一问题萃取方法,再把所有人的卡片进行整合,可能就会产生针对某一问题的方法论。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下针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0921参与了创业大学的活动。在观看创业大学的企业家演讲时,我关注的点在于PPT的配色技巧和文字处理方式如何让听众赏心悦目;在0923的时候再去参与活动时,我关注的点又变成了如何做好PPT的讲解让现场听众气氛活跃又能get到演讲主题。如果以后我再积累到PPT的动画效果如何制作、PPT的首页与开场白如何吸引人,那么积累下来,我可能就可以完成一份简单的PPT了。这就做到了针对一个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下的有效积累。

    由于卡片的积累是在被激发状态下完成的,思考的是如何产生与过往知识的关联或如何完成自己的价值积累。这时候主动完成的信息整合会要比被动接受的信息更容易在主观世界形成知识组块。激发状态下的主动思考,使得人在客观世界完成知识积累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完成了相应的知识组块的构建。这种知识积累的方法在形成更稳定的长时记忆方方面面,效果要比别人讲所有的知识完成组块化和组块化的打通之后直接让你接受的效果要好得多。

    一本书或一个成体系的课程中的知识,本质上是知识组块的积累和知识组块的逻辑打通。但是看过了一本书,你能记住的还是“碎片化”的东西吧?那些被你记住的东西是你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或者可以和原有认知产生关联的知识组块。但是书的作者和课程的研发者就可以记住这些知识,甚至可以打通其中的关联,为什么呢?

    因为知识组块是他们主动积累并打通的。
    想象一下,如果换做是你,由你来积累自己的知识组块,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积累出针对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的一本“书”,那么你需要做的最小是什么呢?

    在主观世界就是知识组块的积累,映射到客观世界,它可以是你的卡片系统的构建和卡片的积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马琦博士讨论卡片构建系统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wa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