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 源远流长,文人骚客好像也是无酒不成文。无论悲喜都要喝酒。“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自欢谑。”“常记夕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中国又是一个讲究关系的社会,拉近关系在酒桌,劝酒就成了一个讲究。如果不劝酒,好像主人不够有诚意。
今天给女儿转学,因为去的比较晚,所有手续办完已经过了12点,让老师等了很长时间,心里过意不去,于是和几个同学把老师和几个办事的人叫到一起吃顿饭,算是答谢。席间几个男同志来回劝酒,我一个从不喝白酒的女士为了陪老师也不得不喝。
刚开始,感觉还行,能坚持一会儿,几番下来,酒劲上了,便感觉脸发烫,头又涨又晕,眼睛流泪,能感觉到心跳加速。我心里很清楚不能再喝了,再喝就喝瘫了。
这时候老同学又拿着酒杯来倒酒,我站起来,拿酒杯的手都是抖的。我实在是不能再喝了,心里难受,又不好拒绝,情不能自已,哭了!这下子解脱了,谁都不让喝了,大家都以为我舍不得女儿离开才哭,一个个开导我:孩子大了迟早要离开家的,要放手锻炼锻炼孩子,相信她很快适应新环境……
他们哪里知道我是喝酒喝到崩溃才哭的。算了,只要不让我喝酒,你们怎样理解都无所谓。
我现在理解了男士们在外应酬多么不易,面对酒桌上的各色人等,不好拒绝,只好一杯又一杯。
可是我又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喝酒才显所谓的诚意。大家稍微喝一点助兴,聊一聊不好吗?
我还是不够江湖,我也不想江湖。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