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书写忠诚的英雄15军之五
98抗洪之三:子弟兵抢险救灾群像
在汉口龙王庙公园,有一组巨型浮雕“武汉1998抗洪图”。8幅浮雕中,第三幅记载的是生死牌的故事。
龙王庙险段位于长江、汉江交汇处,背后即是繁华的汉正街。1998年8月上旬,当第四次洪峰扑向武汉时,武汉关水位已达到29.39米,超过了1954年长江特大洪峰时的最高水位,洪水百年一遇。32名守闸人员已经守了40多天,大家的精神和体力消耗都已接近极限,而水位还在一天天上涨。
如何能让大家坚持下去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后来与有关部门商量后,决定在大堤上成立临时党支部,立一块生死牌,16名党员签上自己的名字。他们把这张生死牌悬挂在闸口顶上,用“人在堤在”的信念激励自己。
当时的守闸人唐仁清,2001年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说,他在生死牌上签名的时候,每写一笔他都会想一下:“我能不能真的做到保护这个大堤,真的能够与大堤共存亡,履行我前面的这个誓词。”
有个守堤人员说,在最困难最疲惫的时候,看一眼牌子上的誓词,就来了精神,就有了劲头,就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多么重大。当时,签名者之一的李建强胃病犯了,疼痛难忍,他隐瞒病情,用手顶着胃部巡堤查险,一个多月下来瘦了十多公斤,昏倒多次,仍坚守在第一线。随后,长江、汉江干堤及各支流大堤上的抗洪军民纷纷竖立了“生死牌”,签下“军令状”,组建“敢死队”,向洪水宣战。
现在,这个“生死牌”作为一级文物,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复兴之路》大型展览中,这块白底红字的木制“生死牌”作为1998年中国人民抗洪抢险斗争的珍贵见证而被展出。它看起来很简单:一张粉红色宣传纸贴在一块宽120厘米、高79厘米的黑板上,“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下,是黄义成、唐仁清、李建强等16名共产党员的红笔签名,签名笔体各异,大小不同,但却笔笔有力,时间落款是“一九九八年八月七日”。
“生死牌”已经不再是一块简单的牌子,它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象征!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
解放军战士李向群,海南省琼山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121师361团9连战士。1996年12月参军。共产党员、在1998年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英勇献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
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灾区3万群众自发地赶来参加烈士的追悼会,并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树碑立传。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光荣称号。
高建成,湖南省湘阴县人,1965年10月出生于湘阴县南湖镇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热爱学习,品学兼优。1984年9月湘阴县四中毕业,被选入空军飞行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空军某高炮团。历任排长、助理工程师、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被授予上尉军衔,是人民军队新时期军事政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名优秀基层干部。在14年军旅生涯中,他学习刻苦,工作扎实,作风优良,品德高尚,先后3次受到部队嘉奖,6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7月27日,他所在的空军某高炮团奉命奔赴湖北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干堤抢险护堤任务。出发之前,他在写给老母亲的信中说:“妈,我马上就要带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了,现在家里置了新房,等我抗洪胜利回部队后,便利用休假的机会接您老人家来住,让您老人家和我们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他率领战士们按时奔赴指定位置,立即投入嘉鱼县邱家湾抗洪抢险战斗。他不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8月1日晚,他率部转战牌洲湾参加抢险战斗。
急行军中,长江大堤突然决口,连队突遭洪水袭击,四五米高的巨浪扑面而来。在紧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沉着镇定,迅速组织抢救遇险群众和官兵。救生器材不够,他立即脱下救生衣硬塞给新战士赵文源穿上。被迫弃车转移时,他坚持最后一个离开。在与洪水搏斗的两个多小时里,他连续不断地进行现场鼓动,高喊:“有党员和干部在,我们一定能够冲出去!”他奋不顾身,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8月1日夜里21时以后,洪水越来越大。他和连长决定,把两颗树留给几位体弱的战士,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他们自己。他用尽力气将正在水中挣扎的新战士刘楠推到一棵大树边,自己却被一个巨浪卷走,壮烈牺牲。
嵇琪,是一名中国军人,同时也是一位抗洪英雄。他在1995年12月报名参军入伍,后来因在抗洪中的突出表现,2000年2月21日下午,南京军区授予某部修理连战士嵇琪“新时期硬骨头战士”荣誉称号,战友们则称他为“抗洪铁人”。
嵇琪是在1998年10月从长江抗洪前线凯旋不久被诊断为恶性脑瘤晚期的。在与那场特大洪水搏斗的40多个日日夜夜里,这位硬骨头战士曾10次晕倒在大堤上,5次被抬进临时救护所。
每次从昏迷中醒来,他总是不顾劝阻,继续投入抢险战斗。抗洪中,嵇琪是连队唯一一个在“水线”入党的战士,并荣立三等功。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打得最硬的一场仗,为了胜利,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先后投入36万人参战,地方党委和政府先后动员800多万名干部群众参战,加上其他相关部队,总人数几乎已达上亿。更重要的是,中央领导悉数抵达一线慰问,60多位将军进入前线督战。可以说,这一仗,我们必须取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