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此乃至理名言。所以,聪明如你,会想着多读书。
当不知道读什么书时,聪明还是如你,会看大咖名人的推荐,或者书单。
but,有时,推荐会让你大失所望。
比如,《原则》一书。
这本书是华尔街投资大神、对冲基金公司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将其白手起家以来40多年的生活和工作原则落笔而成的,可以说是实践过后的宝典。
此书,可谓是“名人推荐,畅销无限”。
据说,曾经半个金融圈、投资界、管理层都在期待简体中文版,从2010年起,简略版的《原则》被放在桥水官网上,至今共计被下载了超过300万次,无数企业、管理者、职场人士争相阅读。彭博社的创始人迈克尔·布隆博格、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张瑞敏、朱民、潘石屹等牛人都极力推荐这本书。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说:“《原则》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指导和忠告”。
我赶个时髦翻阅,不巧,书中的神奇点,硬是看不着。
到底是书没有含金量,还是我自己没有慧眼呢?
“此事很难全”。
这本厚厚的书,包含“21条高原则、139条中原则和365条分原则”,吓死个人,太长了。
何为原则?
我记得数学、物理中提到的定律、原理,没啥优点,就是简单,精炼。《原则》一书共500多条原则,一点也不能叫精炼。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声音,但是,这本书对于我来讲,不是简单,而是负担。
这就引出一个思考:
我认为,
一个看书之人,就好比是一个营养不良之人,假如找大咖和偶像来把脉诊断,他们哪里知晓你缺啥,需要补啥?假如硬要他人帮忙开个方子,人家自然会依照自己曾经的病况来开,而不是你的。
吐槽《原则》一书,我就想表达:
关于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有时别人的推荐,真的适合自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