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是道教著名的劝善书。成书大约在宋代,此后不论儒释道的大德高僧都很重视这篇劝善书,历朝皇帝也多有对此书的褒奖和宣传。一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是,这部劝善书在西方也很流行,深受近代西方知识精英的欢迎。1816年法国汉学雷慕沙(Jean PierreAbel Rémusat)就从满语翻译了第一个西文译本。之后在他的学生,也是著名的汉学家儒莲 (StanislasJulien)的领导下又将《太上感应篇》的注释和相关故事翻译出版。
20世纪西方世界的圣人史怀哲在他的文章中多次提到《太上感应篇》,并大加赞赏。作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的创立者,史怀哲尤其重视《太上感应篇》中对生命的同情。在《哲学和动物保护运动》一文中,史怀哲指出:
“《太上感应篇》,中国宋代的的一部212条伦理格言集,其中同情动物具有重要地位。这些格言本身也许是非常古老的。这部至今仍然很受民众推崇的格言集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天(上帝)赋予一切动物以生命,为了与天和谐一致,我们必须善待一切动物。《太上感应篇》将喜欢狩猎谴责为下贱行为。它还认为植物也有生命,并要求人们在非必要时不要伤害它们。这部格言集的一个版本还用一些故事来逐条解释同情动物的格言。”
《太上感应篇》在古代中国相当流行,人们将这部著作神圣化,认为印刷、诵读此书都能够带来福报。其实,这部著作反映的思想非常质朴,核心就是因果报应,它杂糅了儒家、道教和佛教认为人应该做的善事和不应该做的恶事,强调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都会得到详细的记录,并且很快就会在自己身上或子孙后代得到报应。“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三台和北斗神君在人的头上记录人的罪恶,在人身上又有三尸神,在家庭中有灶王爷,都会忠实地记录人的言行举止,到了特定的时候这些神明就会检举一个人一家子的罪过。要是做了坏事,“大则夺纪,小则夺算”,一纪是十二年,一算是一百天,“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在这部劝善书所表现的世界中,人生就仿佛一场打怪升级的游戏,一个人做了好事, 神明就会增加这个人的寿命,降下福祉,甚至升级为神仙:“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做了坏事就会折寿,甚至殃及子孙。这部书最大的特点是列举出了人可能做出的两百多条恶性和善行,其中主要以恶行为主,不但考虑了行恶,还考虑了意念上的恶。例如:“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科之。负他货财,原他身死。”恐怕到了今天还是直抵很多人的要害。这部书中的很多护生思想尤其值得重视,例如强调“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又例如“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都被当做了恶行。
在科学盛行的今天,《太上感应篇》所基于的因果报应的世界观几乎被看作了一种迷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其实基于的是朴素的道德直觉,是一种对正义的诉求。报应常常被看作冷酷无情、令人生畏的。也正是这样,报应实现了其在人类道德体系中的价值。到了今天,报应的观念只是隐秘地存在于一些人心中。上帝死了,或者说几千年来人类道德所奠基于的世界观崩塌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如何重建道德,如何基于“应得”这种最基本的道德直觉,构建起道德体系,这成了一个问题。如果打了怪却不能升级,如果积善行德不再会有福祉,如果作恶不再会有报应,那么人们很快就会对这场游戏感到厌烦甚至憎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