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感知与思维模式
法则1:选择性感知:所谓选择性感知,就是指人们往往会更加留意那些自己需要或喜欢的信息,而忽视真实的信息——他们更愿意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世界,而不是真实客观的世界。一个成熟的思考者不应该先入为主,受到任何成见或偏见的影响。
选择性感知和巧合事件的背后,隐藏的是“光环效应”。所谓“光环效应”,就是指人们总是喜欢根据某起单一事件或某个单一特质来积极地看待某个人、某个地点或某个事物。
法则2:四种思维方式:
四种思维方式的异同:现实型和分析型要比理想型和综合型更讲求实际,而现实型和理想型要比分析型和综合型更讲求情绪状态。现实型和理想型更注重向着某个目标前进。现实型的人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需要从外界获取帮助;理想型的人则希望能掌控一切,安排好行进路线。另一方面,分析型和综合型则喜欢理性思考,不太在乎情绪。分析型注重细节;而综合型则更喜欢分析手头信息,找出主题,所以不太注重情绪状态。
第二章 如何进行创意思考
法则3:创意思考法,即“水平思考法”: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情况属于不假思索的程序性反应,遇到突发情况时需要启动非程序性反应。换个角度看问题,修改事件的前提条件。
法则4:聚合性思维让思路集中于一点,发散性思维让思路向四方延展。从一个比较窄的视
角分析某个问题,或者说集中精力思考一个点时,就是聚合性思维模式;而当我们从一个比较宽的角度审视一个问题,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和材料,收集新信息,或者思考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时,就是发散性思维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聚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都很重要。要想有效解决问题,就一定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思维模式。
思维导图:结合线性思维与视觉思维
创建思维导图的具体做法:
在白纸的正中央写下你正在学习或阅读的主题,外面画个方框,我
们可以把该主题看成是一棵大树的主干。
将该主题的每一个要点变成一条枝丫,由主干向外扩散。
每一条枝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在每一个枝丫上写下一个关键词或短语。
用箭头来表示不同枝丫之间的关系。
使用符号或插图。
使用大写字母,也可以加着重符。
用大小来表示一条信息的重要性,重要的信息用较大号字体表示。
使用下划线或粗体。
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修饰。
要有创意!
法则5:所谓“魔鬼代言人”,就是那些硬抬杠,拼命为相反观点辩护的人。你可以当自己的魔鬼代言人,提出各种反对观点或者对自己不利的证据,从而让你的观点更经得起推敲。
法则6:点子杀手和点子孵化器
三个要命的点子杀手:不敢怀疑显而易见的事;急于评判新点子;害怕自己看上去像个傻瓜
对策: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先把所有能想到的点子列出来,然后再进行评估;克服各种漠然、轻率和不安全感
法则7:清单:
点子杀手:所有安于现状,保守的想法
点子孵化器:所有开放、探索的想法
法则8:头脑风暴的主要规则是,大家提出点子时,数量比质量更重要;新奇的想法要永远受到鼓励和欢迎;等所有人都提出想法之后再评估;鼓励“搭顺风车”。
基本规则:
量比质重要
所有点子,不管有多古怪或多愚蠢,都应该受到欢迎和鼓励。
要等所有人都说完之后再评估。
鼓励搭顺风车
通过重新定义找到了新的空间,重新焕发了活力。
法则9:重述问题:遇到问题时,问问自己,能不能换种方式描述眼前的问题呢?——换种角度看待问题。
法则10:推销创意。在推销一个新创意时,你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和热情要比你的逻辑和细节更重要。
做到以下几点:
把想象成盟友:先请那些会影响到你项目命运的人提出建议。
听到有人提出一些看似不相干的想法,认真记录,然后想想怎么利用它们完善你的创意
欢迎更多人参与,学会妥协
认真揣摩听众心理,言辞有针对性,条理清晰,充满激情,突出创意的逻辑性和新奇性。
第三章 如何做决策
法则11:列举物事的利弊,将可量化的量化
法则12:矩阵分析法:帮你更好地梳理信息,将两个变量进行对比,并梳理出四种可能的结果。
使用矩阵法进行分析时,一定要确保所有数据 “相互独立(所有数据信息彼此不会重合),完全穷尽(这些信息的数量是确定的)”。
好的信息要具备以下四个特点——易获取、易总结、相关性、个性化。
法则13:决策树可以用图形的方式列出某个决策可能导向的多种结果
法则14:概率树:每一根树枝代表出现这种结果的概率,概率树所有的树枝之和必须等于1(100%)
法则15:加权排序法:权重是每个事件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它通常以百分比或概率的形式体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事件的相对重要性,来赋予不同的权重——一件事情越重要,我们给它的权重就会越高。
加权平均值可以对目标按照不同标准进行综合排序。
法则16:效用分析法:效用分析考虑的对象不是具体的金额,而是分析某个结果对我们有
多大用处。
所谓效用,就是某个结果对于我们的价值。效用分析通常跟概率一起使用。效用指的是“我们想要什么”,而概率则是指“我们得到什么”。
具体方法是:
把你最想要的结果效用界定为100
以此为标准,将其他结果在你心目中的地位依次递减
每一种选择的效用最好是10的倍数,因为这样比较容易计算
法则17: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对后续事件的决策。
任何已经发生的成本都不应该影响到你对未来的决策
唯一能影响你未来决策的因素是对选择的利弊分析,同时考虑成本和收益
提醒自己三件事情:
放弃这件事并不一定意味着你之前的决定是错的——因为那可能是当时情况下你能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找一些你信任的人,听听他们的看法。
放弃之前的努力之后,你可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工作当中,会换来更大的收益。而且你从之前这段经历中得到的知识、技能和感悟都将有助于你更好地开展后面的工作。
法则18:假设测试法
所谓假设,是指“一个有待于证明的结论”
利用矩阵分析法测试假设的正确与否
决策中避免排斥正确的假设和接受错误的假设
我们通常是在证明一个否定的假设是错误的,而非证明一个肯定的假设是正确的。
法则19:囚徒困境完美地说明了为什么合作要比竞争更有利
第四章 如何进行论述分析
在逻辑学中,所谓论述,就是指“一个有论据支撑的观点或陈述”。
关键定义:
论点——指作者或演讲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论据——包括作者或演讲者为了支持自己的论点而举出的事实、例子、统计数据、调查结果或其他相关信息。
关键假设——作者或演讲者没有说出来的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想法,即“作者或演讲者认为不言而喻的东西”。或者用一种比喻的说法,关键假设就是“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黏合剂”。
法则20:论据+关键假设=论点。关键假设的价值在于,它能把论据和论点联结起来。
经典的论述包括论据、关键假设和论点三个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论点=论据+关键假设 或 论点-论据=关键假设
通常来说,我们在陈述观点时都会用指示词来表达论点和论据。
但是,我们不能完全依靠指示词来判断论点和论据,因为有时句子里可能没有指示词。
关键假设通常是一个过程,它并不会被清晰地写到纸上,甚至对方不会清楚地把它说出来。
法则12:要想驳倒一个人,通常有两种方式:质疑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述过程。
认真分析对方的论点、论据和论述过程:论点是否清晰?论据是否有力?关键假设是否站得住脚?
法则22:五个常见的推理漏洞
把橘子跟苹果做比较(比较和类比假设漏洞,即把两个虽然不同,但逻辑上却相等的事物进行对比)
以偏概全(代表性假设漏洞,当我们使用的例子可以代表整个群体时,我们的论断就会得到强化;反过来,当我们的例子不足以代表整体时,它就会弱化我们的论断。)
对相关的证据视而不见(“好证据”假设漏洞,通常来说,那些比较客观、相关、精确、真实的证据有利于强化我们的论述;而主观、不具代表性、不精确的论据则只会弱化我们的论述。)
混淆因果关系(因果假设漏洞,错误地做出因果假设,或者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认定一件事会导致另外一件事时,就会犯这种错误。)
在执行计划时没有提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瓶颈(实施假设漏洞,当没有预料到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瓶颈,或者盲目地相信计划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落实时,就会犯这种错误。)
比较和类比假设漏洞:
我们会根据人物、地点、事物或环境来进行各种比较或类比。所谓比,就是当两个(或多个)事物拥有某些相似点时,我们就会将其进行对比,并假设它们在其他方面也会相似。
在进行对比时,我们所用来对比的事物之间一定要具有可比性。
代表性假设漏洞:
所谓样本,就是指从一大群人或事物中选出来的一小部分人或事物,以此来代表这一小部分人或事物所属的整个群体的特点。
要想真正有代表性,有说服力,你选的样本必须在质和量上都能代表整体。
要想在量上代表整体,你选择的样本数量必须足够大——很显然,只选一两件是不够的。要想在质上能代表整体,你所做的选择必须是随机的,必须保证整体内部不同的子类别都能在样本中占有一席之地。
“好证据”假设漏洞:
要想在论述中获胜,你所提出的论据一定要站得住脚。人们总是会只看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那些不利于自己观点的证据
要想保持客观,就要列出所有与手头问题相关的证据。如果想要找到“真相”,就不能忽略或扭曲任何相关事实。
因果假设漏洞:不相关、相关、因果
实施假设漏洞:
计划不一定会变成现实呢?主要有四个原因:
做计划的人或机构没有动力、欲望或毅力去做这件事。
做计划的人或机构缺少必要的技能来执行计划。
做计划的人或机构没有机会或经济实力去执行计划。
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瓶颈(比如说体力、经济、技术或物流等方面),从而导致计划无法实现。
法则23:一定要留意别人“偷换概念”
法则24:定义文字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人们无法进行有效的比较。
法则25:如果某个论述中提到了某项“调查”,一定要仔细了解该调查的样本是否在量和质上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法则26:代表性假设的基础在于:部分可以代表整体。
法则27:从广义上来讲,当我们想要从部分来判断整体时,我们就是在做代表性假设。
法则28:留意对方是否只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倾向性论据”的牺牲品。
法则29:在判断一句话是否有道理时,一定要留意那些“被忽略的论据”。
法则30:相关不等于因果
法则31:因果假设认为,因为第二件事发生在第一件事之后,所以第一件事是原因,第二件事是结果。
法则32:在讨论因果关系时,要首先想想二者之间是否还有因果解释。如果论述认为A是因B是果,你一定要留意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说C,才是出现B的真正原因。
法则33:有时可能会有两个结果都是源自同一个原因,所以如果有人提出是A导致B,那么你可以想想,是否有其他原因C,同时导致了A和B。
法则34:如果“因为A所以B”成立,那么“因为B所以A”的说法则被称为反向因果,一旦反向因果有可能成立,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因为A所以B”是否真的成立。
法则35:考虑相反方案——比如说,如果你听有人说“满月会导致犯罪率升高”,那么一定要问问不是满月的时候,犯罪率是多少。
法则36:理论可能与实践脱节。计划不等于行动。千万不要盲目地认为计划
就一定会丝毫不差地变成现实。
法则37:“能做”不等于“愿做”。一个人拥有做某件事的能力不代表他会发挥这一能力——可能是故意不发挥,也可能是没想到去发挥
法则38:要想让计划得到有效实施,就一定要事先预料到可能出现的瓶颈
法则39:提出论断的一方可能会假设另一方很清楚当前的情况
法则40:虽然我们在寻找某样东西,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会在找到它时能立刻认出它。很多时候,我们会假设自己能在找到某一事物的同时立刻辨认出它。
法则41:在论述过程中一旦遇到模糊的术语,一定要请对方解释清楚
第五章 掌握逻辑
必要条件是指“目标事件发生一定要具备的条件”,但该条件并不足以导致目标事件发生。充分条件则是“足以让目标事件发生的条件”。或者说,如果必要条件不具备,则目标事件就不会发生,而只要充分条件存在,目标事件就一定会发生。
“NSMA”陈述:“no some most all”这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会犯逻辑错误,是因为他们说的很多话本身都是模糊的
法则42:一定要注意,“只要……就……”句式是不可逆的。“只要A成立,B就成立”不能等同于“只要B成立,A就成立”。这在逻辑上被称为“逆命题不成立”。
法则43:“只要A成立,B就成立”的逆否命题“只要B不成立,A就不成立”也是成立的。
法则44:“只要A成立,B就成立”的否命题“一旦A不成立,B就不成立”并不成立。这在逻辑上被称为“否命题不成立”。
法则45:“只要A成立,B就成立”并不意味着只有A是B成立的唯一原因,可能C、D或E也能让B成立。
法则46:必要条件不等于充分条件。
法则47:“只要A成立,B就成立”并不意味着“只有A能让B成立”。
法则48:“每一个A都是B”并不等于“只有A是B”
法则49:“所有”意味着完全穷尽;“有些”则意味着交叉;“没有”意味着相互独立
法则50:虽然“有些”式陈述是可逆的,但“大多数”式陈述却未必可逆
附录
一、逻辑漏洞
(一)因为语言问题导致的逻辑漏洞;
1、模棱两可:指一个字或词在不同上下文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2、用不同的字眼表达同一个意思:讲话者通过精心选择用词,来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虽然他用语不同,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意思。
因为“糟糕”的论据而导致的逻辑漏洞:
3、以偏概全:急于做出总结,只根据一小撮样本就得出某个结论时,就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4、循环推理:根据一个前提得出结论,而该结论本身又是前提的前提时,就是在犯循环推理的错误。
5、反面论据:因为一件事“没有被证明是错的”就断定它是对的,或者“没有被证明是对的”就断定它是错的,判断就出现了逻辑漏洞
6、个人偏好:判断一件事情时,只从个人情绪出发,而不考虑实际情况,就是在犯个人偏好错误。
7、毒水井:过于从一个人的背景,尤其是国籍、种族、性别等,来判断其言论时,逻辑就会出问题
8、你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一个人也犯了跟我们一样的错误,就拒绝接受对方的观点,逻辑会出问题
9、红鲱鱼:谈话中试图通过转移话题来回避自己的弱点时,我们就是在犯“红鲱鱼”错误。
10、强求不相关的目标或功能:因为某个规定或计划不能满足某个不相关的目标而拒绝接受
它时
11、随心所欲:因为自己极其希望某件事是真的(或假的)就去这么假定时
12、倚老卖老:要凭资历、传统等因素,而非凭事实或证据等来说服对手时
13、诉诸公众观点:因为大家都认同某个观点而去接受或支持它时
14、装可怜:利用对方的同情心,而非事实证据,来说服对方的方式
因为错误的假设而导致的逻辑漏洞:
15、非此即彼:不能因为摆在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就认为其中一个必定是对的。很多事情都不是“非此即彼”或“非黑即白”的
16、中间值:很多人喜欢在两个选择之间取中间值,因为它远离任何一个极端,所以有时这种做法也被称为中庸主义
17、大杂烩:把局部是正确的东西拼在一起,未必就能得到一个正确的结果
18、局部错误:不能因为整体是对的,就断定其中的每一部分都是正确的。
19、连续性漏洞:有时人们会觉得一些差异太过渺小,不值得重视,这时就会出现连续性漏洞
20、以点攻击面:很多人相信,被归纳的东西很容易被驳倒,因为只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够了。
21、扭曲:指故意歪曲对手的观点,从而达到驳倒对手的目的
22、错误的类比:不能因为两件事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比较相似(或者不相似),就断定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者不相似)
23、因果错误:随意把某件事情归因于某个方面时,我们就是在犯因果错误
24、多米诺错误:不能因为一件事会引发另一件事,就断定它会引发随后的一系列事件。多米诺错误有时也被称作“链式反应错误”
25、赌徒的谬误:不是根据事实,而只是根据之前发生的事情来判断未来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时——而且这两件事完全独立,毫不相干——我们就是在犯赌徒的谬误
26、错误的精确:随意举出一些看似精确但其实毫无事实根据的数字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推理过程中的逻辑漏洞:
27、断定结果的错误:我们不能因为“当A成立时,B就成立”,就断定“当B成立时,A就成
立”。这种错误也被称为“转化错误”
28:否定前项:我们不能因为“只要A成立,B就成立”,就断定“只要A不成立,B就不成立”。
二、避免不恰当的推论
我们一定要分清什么是推论,什么是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一段论述的前提部分,它是论述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推论则是
一种逻辑结果,是根据现有信息推导而出的结论。
三、类比
1、类比可以帮我们清晰形象地定义两件或多件事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在进行创意思考和逻辑推理过程中最有用却始终没得到重视的思维工具之一
2、要想理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3、人际沟通有四种基础符号:文字、数字、图像、声音
4、本章只涉及文字系统中的类比
类比形式包括:同义、反义、局部对整体、局部对局部、因果、程度、序列、功能或目的、特点、联想
同义:定义指两个或多个意思相近的词或短语
反义:两个或多个意思相反的词或短语
局部对整体:用小的东西跟大的东西做比较
局部对局部: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跟另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进行比较
因果:当一件事情是另一件事情的结果时,我们就说这两件事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程度:质同量不同
序列:两件或多件事物的顺序
功能或目的:某个东西是如何使用、如何运行的,或者说人们使用它的目的是什么
特点:用某件事物的某一明显特征来描述该事物
联想:描述两个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当人们想到其中一个事物时,就自然会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四、如何做决定:10个常见权衡取舍思考
推理有时也是一种权衡取舍的艺术
比较典型的取舍一共有10种:
宽度vs.深度 控制vs.运气 个人vs.集体 方式vs.目标 数量vs.质量
短期vs.长期 特殊vs.一般 主观vs.客观 理论vs.实践 传统vs.变革
五、阅读理解
流畅阅读文字材料并理解掌握其内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它要求我们具备一定水平的推理能力。
六、阅读理解技巧
1.通读文章内容,理清文章主题、范畴和作者创作此文的目的
一定要弄清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这个是最重要的。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一定要时刻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2.先读第一句,然后直接跳到最后一句
绝大多数作者都会在文章最后给出结论,所以如果能一开始就读最后一句,你就更容易知道作者行文的逻辑,更能理解文章中的那些细节性内容。
3.了解文章结构,留意重要的指示词、文中观点的数量以及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
首先,一定要留意诸如“但是”“然而”“可是”“而且”“所以”之类的指示词。这些词汇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文章的逻辑走向。
其次,要留意文章的段落数量和观点数量。
阅读理解题的文章主要分三类:社科类文章、科技类文章,以及商业和经济类文章,商业和经济类文章也可以看成是社科类文章。
科技类文章往往比较客观,作者主要是在描述;而相比之下,社科类文章则更加主观,作者通常是在论述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社会和各种组织机构,它讨论的主题往往是各种观点、思想和推论;而科技类文章则主要讨论自然和宇宙,会更加关注现象、理论和细节。
阅读社科类文章时,我们要更加留意作者的观点和想法。要想弄清一篇社科类文章,我们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立场,即作者到底站在哪一边,这样可以让你在阅读过程中始终把握作者的行文逻辑,不至于偏离主题。
科技类文章则更像是在进行考古挖掘,一旦作者确定挖掘方向,他便会集中全力深挖各种细节,所以在阅读科技类文章时要更加留意细节信息。
阅读文章的入手:主题是指“文章所讨论的话题”;范畴是指“作者对该话题比较感兴趣的具体方面”;而目的则是“作者创作该文的主要原因”。简言之,主题和范畴回答的是“文章讲的是什么”(what)的问题,而目的则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why)的问题。
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自问:“这篇文章的主题、范畴和目的是什么?”
分析文章结构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
微观分析时,我们需要留意过渡词和指示词,这些过渡词和指示词的目的通常有四个:表明连续性、做出说明、进行对比,或者给出结论
宏观分析时,不仅要留意段落的数量和各自功能,还要留意文中一共有几个观点,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