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场,原指特意到剧场去赞赏戏曲演员表演,今泛指特意到场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表示支持、助兴,或对别人的某种活动说赞扬的话。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最深处的需要,就是感觉被人欣赏。
有一种爱叫给孩子捧场。
现实中的父母很多给到孩子的是拆台,比如,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对于写作业还处在兴奋状态,放了学就兴致勃勃地要写,刚提起笔,妈妈在旁边看着:不是这样握笔的,你看看连个数字1都'写不直,快擦掉,重写。孩子赶紧掏出橡皮用力擦,结果用力过猛,纸破了。妈妈见状,伸手,刺啦,撕掉这张纸,指着纸说,从这张开始写。孩子此时无声地写,笔刚接触纸,妈妈的声音又传来了:注意握笔姿势,横平竖直,坐直,从小就要养成好习惯……顺手又把孩子的头往后拉拉,背往后掰掰,孩子写了三个数字,妈妈唠叨的声没停。终于写完了,孩子的小手也紧张得不行,想甩甩手放松一下,妈妈又说了:从今天开始,就要抓紧时间背书,这样就能往后多赶点,来,开始。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刚上学,握笔姿势不会对,也握不好,因为他的手肌肉还没发育好,对于横平竖直也把握不好,能写到格子里已是相当不容易了。
这是刚入学的一天,那伴随着孩子升级,每天都会被妈妈挑剔,指责,谁能受的了?
孩子上学了,对于学习,写作业是怀着兴奋,好奇去的,能否坚持下去,关键就在于父母的语言,给到的肯定鼓励,还是打击指责,线下接到的咨询,都是孩子到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他不爱学习了,他不是不爱了,是他没从学习中得到快乐,一提起学习,全是痛苦的记忆,试想,有谁会去做令自己痛苦的事呢?捧场的父母,能看见孩子的问题,也能看见孩子努力和挣扎。
如果你领导的孩子考上大学,邀请你去祝贺,席间,你会说这孩个子不高,脸也有点黑,很显然,你不会,此刻你会尽其所能地把所有美好的词语,用上,各种祝贺语是一套一套地往外说。如果主人是会孩子捧场的父母就接上你的话,往下说孩子哪哪好。而不是好似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过奖过奖。
如何给孩子捧场呢?孩子小学一年写作业时,妈妈说:儿子,你入学都能把字写到方格子了,你看这个“大”字,横是平的。看到数学题,妈妈说:今天比昨天又多对一道题。孩子参加歌唱比赛,没有取得名次,妈妈说:我在你这么小的时候,还不敢登台呢,今天你在台上把所学的歌曲都唱完整了,等等。妈妈总能从孩子做的事当中,看到他做到的部分,并给予肯定,孩子在妈妈这里得到的是力量,他就有动力,有方向,他就喜欢妈妈。
心理学家史金勒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时间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
每个孩子都想听到来自父母的正向反馈。捧场给到孩子的是力量,是自信。这就是为什么要去记录发现孩子的良好表现,并给予及时肯定的原因,又因为要塑造孩子好的行为,是在孩子做对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