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意识的性质
一、什么意识?
是心理学这个专业名词,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联想等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各种变化的一种觉知。
或者它是对各种心理过程的觉察。
二、意识分类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这个是对外部事物的觉察。我能感觉到外面是什么事情,
第二个内部刺激的觉察,身体内部的刺激。
第三个对自身的觉察。
每个人每天处于多种认知活动空间:要集中注意力、要做决定、要有计划、要有回忆、白日梦,要反思、要睡眠、做梦等等。认知活动中,我们对自己的那个心理过程的意思程度并不相同,有觉醒的意思和正在改变的意识活动。
三、意识的不同状态
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第一种状态。觉醒意识。
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的去做成一件事情。
第二种: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就是意识参与的成分相对减少了,活动变成自动化。如一心多用。如开车回家。
第三种。白日梦的状态。发呆。
处于一种迷糊的状态,注意力很明显,很容易我自发的从此时此刻转移到另一种个人的虚构世界中。把自己转移到一个个人虚构的世界中去啊!这是处于意识的一个模糊状态,包含着低水平的意识。
处于一个主动的意识状态和睡眠中间的状态。
第四种。睡眠状态。
睡眠是一种意识的改变状态,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的睡眠中度过。
#第二节:注意
一、什么是注意
不同于意识,也不同于对某一事物反映的感知、思维的认知活动。特殊性的认知活动的过程。注意是指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属于认识过程的部分,是导致局部刺激的水平提高知觉选择性的集中。
知觉包括: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全部整合。
如侧耳倾听某人谈话,忽略了屋内其他的其他声音
(一)特点:
1、指向性
2、集中性
(二)功能:
我们说住有三大功能,
1、选择性的功能。
也就是说注意是把从大量信息中间可以选择最重要的信息。同时排出无意义的信息的干扰。
2、维持功能。
注意使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靠注意的维持 功能,才能对被选择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与处理,对复杂活动顺利进行。
3、调节功能。注意在使人们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时表现出重要的调节作用, 使人们能适应瞬 息万变的环境。
二、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那么注意和意思那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说注意和意思是既有联系啊!又有区别的。
首先,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 察,进而产生意识。
其次,注意又和意识密不可分。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人的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 到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的参与成分也相对较少。在白日梦 状态,人的意识内容不断地变化,实际在这些内容上所分配到的注意极少。睡眠状态,人们处于一种意 识改变的状态下,注意基本停止了活动。
我们注意在前,意识在后。注意作为心里动作去关注到客观地内外刺激,然后我察觉他产生这种心理的体验,这就是意识。
三、注意的分类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识努力参与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注意了分为**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以后注意三种情况。
1、不随意注意:注意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的注意。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来决定的。强度越大、新颖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对比越明显、运动性越强,那么就越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2、随意注意: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受到多种心理因素影响。活动的兴趣、目的、任务和对这个活动的认识、个人的活动经验、个体的意志品质以及组织活动有关。如,听课。我只是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并保持一定兴趣的。
一个具有坚韧性格特点的人,就很容易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任务。
3、随意后注意。指的注意指向一个对象后期所出现特殊的形式。这个随后的注意,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随意后注意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任 务。多增加对任务的了解,试着让自己真心喜爱上这些活动,从中发掘出成就感,这样才能保持我们对 任务的长期而稳定的注意。
学习或工作你是必须的喜欢,但如果不喜欢,你就想着想办法让自己真心的爱上这些活动。找出挖掘出通过这个学习而达到成就感。通过这种工作的成就感。这么才能保持我们有这个任务长期而稳定的注意,把随意注意和不随意结合起来,就是最佳的状态。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梦
一、什么叫生物节律的?
生物节律是指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是一种古老和基本的适应能力,是对 24 小时的日 夜交替循环的适应。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这四种时间循环大致相当于 1 年、28 天、24 小时和 90 分钟四种时间长短。在这四种时间长短里,人都表现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周期性波动。
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它的主要表现为睡眠与觉醒的周期性循环。此外
,也还有一些生理 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关于睡眠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 晚间的睡眠来恢复。另一种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睡眠起着一种保护作用, 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发展。由于黑夜危险因素太多,为了避免遭受危险,必须减少活动,睡觉便可以 起保护作用。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荷尔蒙分泌等。例如,在一天中体温在下午达到顶峰,到夜里熟睡时 达到最低点。人体内部的生物钟使人从生理上倾向于在一日的某个特定时间最易入睡。
表 2.1 生物节律的例子:
人体生理功能的每日周期性变化
钟点 (小时) 最高点
2:00 惰性,疲倦感
3:00 出生率最高
4:00 死亡率最高,心跳最慢
6:00 尿液体积
9:00 睾酮生成 (男人女人都是做爱最好时间)
11:00 尿液的酸性
12:00 血蛋白
13:00 健康,体温
14:00 心跳,麻木状态
15:00 脑力、思维敏捷
16:00 体重
18:00 血压
19:00 牙疼
22:00 白血球
24:00 外科手术死亡率
二、睡眠与失眠
(一)睡眠
通过分析人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科学家发现,人在睡眠中,意识既不是完全停止,也不是以同一方式在持续活动,其本身也经历一个小小的周期性变化。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个体感到困倦、意识进人朦胧状态,通常持续 1~7 分钟。呼吸和心跳变慢,肌肉变松弛,体温下降,脑电波为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的 α 波。
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 10~25 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 θ(theta)波。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 δ 波为主。
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EM)阶段。这时通过仪器可以观测到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 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
快速眼动睡眠结束后,再循环到轻睡期。如此循环往复,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 4~6 次这样的循环。 研究发现 REM 出现的时候,就是人在做梦的时候。若这时将被试唤醒,78%的人都说他梦,并 且能记得梦中内容。随着年龄的不同,REM 在睡眠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年龄越小,REM 所占的 比例越高。
表 2.2 意识不同状态下的脑电波形
脑电波形态 频率(cps)。 典型的意识状态
Beta(β)。 13- 24。 正常清醒的状态,思 考 灵敏地 解决问题
Alpha(α)。 8-12。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
冥想状态
Theta(θ)。 4-7。 轻度睡眠
Delta(δ)。 2-4。 深度睡眠
(二)失眠
关于睡眠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 晚间的睡眠来恢复。
另一种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睡眠起着一种保护作用, 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发展。由于黑夜危险因素太多,为了避免遭受危险,必须减少活动,睡觉便可以 起保护作用。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
最常见的睡眠失常就是失眠。按照失眠的原因,可以把失眠划分为四类。
1、情境性失眠。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包括睡眠环境的改变,它是一种暂时 性失眠。
2、假性失眠。只是当事人在心理上有失眠感,但其状态良好,这种失眠称之为假性失眠。主要是 因为没有认识到睡眠存在着个体差异所致。
3、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称为失律性失眠。如飞行时差所造成 的睡眠困难、工厂里三班倒的工人出现睡眠困难等。
4、药物性失眠。 咖啡因、茶或可乐之类造成的失眠称之为药物性失眠。它还包括长时间服用安眠 药物,在心理和生理上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导致的药物性失眠。
三、梦
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是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梦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 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的心理可以划分为意识、无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面。无意识指的是个体不能 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前意识则指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层面。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无意识中 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理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 无意识中,个体无法觉察到。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比作一座冰山,人的意识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无 意识则是水面之下的部分。人的无意识中的内容虽然无法意识到,但可以通过这样那样的途径泄露出来。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梦。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建立在精神病人研究的基础上, 也许失之偏颇,但现在普遍认同无意识的存在,也认同梦是一种无意识活动。
在梦的内容方面,霍尔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霍尔发现,大多数的梦具有一般世俗性质,可能是将 家庭、朋友和同事等某些特征加以联系组成。
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自我中心是梦境的第一个 重要特征。
其次,与当前的生活事件有关。
第三,睡眠中的外在或内在刺激可以 影响梦的内容。
总之,梦是由某种刺激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细胞活动的结果,只是它不被清醒地觉察,也不能控制而 已。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
一、催眠
(一)什么是催眠
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 催眠师诱导形成的。
(二)受暗示性与催眠
诱导 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的高低。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个体对催眠的态度以及对催眠者的信任感; 其次个体的身心条件与个性特点也影响着其受暗示性的高低。
有三种人最容易接受暗示:
平常喜欢沉思幻想的人;
容易集中精神而不容易分心的人;
对催眠好奇。想获得新鲜经验的人。
催眠者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就称为催眠诱导。催眠诱导是一个系统程序,它会引起人们被动的放松,反应性降低,注意范围变得狭窄和幻觉增 强。
诱导催眠的技术有多种,大体都按下面的顺序进行:
(1) 暗示个体感到疲倦、发困和朦胧欲睡;
(2) 暗示个体感官逐渐迟钝,将不会感到疼痛;
(3) 暗示个体忘却一切,只记得催眠者所说的话和让他做的事;
(4) 暗示个体将体验到幻觉现象;
(5) 暗示个体在醒来之后,将忘却催眠中的一切经验;
(6) 暗示个体醒来之后做某些活动。
****这一系列的暗示都通过催眠者的一些语调平缓、语音单调、不断重复的话来实现。
(三)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在进入催眠状态后,人的意识活动并未停止,只是变得恍惚不能自主。
其心理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感觉麻痹。有些被试在催眠状态下甚至接受手术治疗而不感到疼痛。
2、感觉扭曲和幻觉。在催眠状态下的人可能出现幻听和幻视现象,有时还可以依照指导语感觉扭曲。
3、解除抑制。在催眠状态下,抑制被解除,就可能根据催眠者的指示去做按社会准则不能做的事情。
4、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催眠者的暗示可以影响到事后的行为。最常见的是清醒后对催眠状态 的记忆完全缺失。
二、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
有些药物在使用后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而使个体的感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心理活动发生变 化,这类药物称为心理促动药物。心理促动药物首先是使人的心理在感知觉层面上发生改变,加大剂量 后严重的则会引起思维、情绪以及行为活动方面的改变。按照其作用的性质不同,心理促动药物可以分 为三类。
(一)镇静剂
镇静剂指一些中枢神经抑制剂,主要包括酒精、巴比妥盐、鸦片、海洛因、吗啡之类。它降低了神经系统及行为的活动性,最后导致睡眠。
(二)兴奋剂
兴奋剂指可以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和行为活动性的一类药物,包括咖啡因、尼古丁、可卡因和安 非他明等。少量使用兴奋剂可以提神,减轻疲劳,但大量使用则会使人焦躁不安。
镇静剂或兴奋剂适量服用都有积极作用,但长期服用会造成对它的依赖,使人上瘾。对药物上瘾会 出现两种情况:
一方面是生理上的依赖。表现为先是增强对药物的耐受性,即必须加大剂量才能产生同样的效果, 然后转变为身体上因缺药而出现剧烈难忍的病痛,急切地渴望得到药物才能使之减轻。
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依赖。表现为没有药物各方面就都极端地不适应,思维不能集中,并且心情烦 躁,完全不能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
由此可见,这些药物虽然最初没有害处,但过度服用以后就有害身心,就会在文化、道德、社会、 法律等多方面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
(三)致幻剂和大麻
1、致幻剂 致幻剂也称为迷幻剂,是指能使人产生幻觉的物质,主要特点是能够使意识尤其是感知觉发生扭曲。
最常见的是 LSD(麦角酸二乙基酰胺)和墨斯卡灵(mescaline)。 服用致幻剂约一小时后,个体便会体验到感知能力增强,思维和情感不受控制,并且会产生人格解体和超然世外之感,仿佛是自己在远处观察和审视自己。
致幻剂使人产生欣快感,增强感觉的敏感性,并且使时间知觉错乱,也可能产生焦虑、恐怖和妄想狂,还能够造成思维和判断的混乱。 致幻剂一般被认为是一类在生理上“安全”的化合物,其主要作用是改变使用者的意识状态,而这些效应是在对组织器官不产生毒性的剂量下发生的。到目前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经典致幻剂会对人体器 官造成损害。与其它多数滥用的物质不同,致幻剂不产生依赖性或者成瘾,一般认为不具有强化效应, 许多长期使用致幻剂的人在停用后并无渴求现象。
2、大麻
大麻(英语:Cannabis,原料称为 marijuana),是以大麻属植物,包括大麻、印度大麻等,经干燥 制成的药物及精神药品,又称娱乐用大麻(recreational marijuana)。其主要有效的化学成分为四氢大麻 酚(简称 THC)。人类吸食大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于 2004 年,联合国估计约有 4.0%成 年世界人口(1 亿 6 千 2 百万人),每年至少使用大麻一次,而当中每年约有 0.6%的人(2 千 2 百 5 十 万人)每天最少使用大麻一次。
大麻中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 THC) 是起作用的成分,与致幻剂中的各种迷幻药在化学 性质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其效力远远不如迷幻药。
四氢大麻酚的功能非常复杂,既可以作为止疼药使用,又可以和中枢神经中的大麻受(Cannabinoid Receptor)相结合,增加多巴胺分泌,让人产生强烈的愉悦感(想笑),同时还会增加服用者的食欲。
医学上,大麻常用作促进癌症、艾滋病患者的食欲、减轻疼痛,对慢性疼痛有不错效果,大麻也被 用于化疗和艾滋病人,以减少恶心和呕吐,治疗疼痛和肌肉痉挛,精神分裂症,失眠以及双相障碍的躁 狂期。亦可用来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及减轻化疗病人的恶心呕吐的症状,甚至有些研究显示大麻不 只可以缓和癌症药物的副作用、还可能可以直接治疗癌症。在一些案例中,大麻是疗效最佳副作用最低 的药品,而且是吗啡等药品无法取代的。
一般认为吸食大麻很难致死。大麻素中的主要精神活性成分四氢大麻酚(THC)的最小致死量是 666 mg/kg。只有静脉注射才可能理论上致死,虽然至今没有人采用。
大麻近年来在美国等国家有合法化社会运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