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離去的秋天尚未很遠,便打開李舒的《潘金蓮的餃子》,倒著翻到秋部來讀,不曾想,卻讀到了糖炒栗子,這可是我心目中冬日夜晚的溫暖啊——匆匆趕去上課的冬夜,夜燈下人影雜亂,而路邊炒栗子攤兒飄來的甜香,及燈下氤氳的熱氣,頓覺冬夜如此溫暖美好,哪怕寒意襲人,步履匆匆。
李舒此文名叫《栗子啊,願你永遠溫暖如春》,來看她怎麼寫——
漸漸涼薄的秋日裡,如果沒有暖陽,那應該有一雙絨線手套或者男朋友的口袋;如果這兩樣都沒有,只要一袋熱乎乎的糖炒栗子,就什麼都無所謂了。
關於栗子最著名的故事,來自陸游的《老學庵筆記》。北宋都城汴梁,有一個叫李和兒的炒栗高手,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商戶皆欲學之,終不得要領。後來汴京失陷,李和兒被擄到北京,日夜思念故國,以淚洗面,求歸無門。後有南宋使臣到北京,李和兒帶著許多炒栗,獻於使臣,獻栗子的人與吃栗子的人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
…………
……家附近倒也有一個街邊的糖炒栗子攤兒,簡易的鐵皮房子,外掛著一盞昏黃的燈。店主是一對夫婦,男的用大鐵鏟不停翻炒著栗子,女的則負責裝袋、稱重和收錢。他們顯然是外鄉人,操一口河南口音:“來了您老?買多少您老?”
糖炒栗子其實是不需要糖的,甜全來自“天生質甜難自棄”的栗子本身,後來為了顏色好看,才有人往砂子裡倒糖水。現在北京的糖炒栗子,幾乎都是機械炒了,看那漢子在樹下炒栗子,裊裊白煙升起,遠遠就能看到,無端生出一種安心,十次路過,倒有八次願意過去,買一包,邊走邊吃,暖手暖心。
漢子手上的鐵鏟應該很重,我常見他額邊的汗水,在燈下泛著光。往常,排隊的人不多不少,每次大概五分鐘。有一次,不知道為什麼,隊伍有點長,天冷,排隊的人便故意作出許多怪聲,抱怨炒栗子的速度太慢。漢子手上的動作,明顯快了起來,而汗珠也生成了串。女子忽然停了裝袋的手,挑出一顆賣相不太好的栗子,她大約以為可能是壞的,又不甘心,於是一捏一掏,看得見金燦燦的一小粒——是好的。
排隊的人都有點發愣,不知道她要如何處置這顆栗子。她幾乎是隨意的,看也不看,往後一塞,正塞在炒栗子的漢子嘴裡。漢子顯然有點不好意思了,黝黑的臉忽的一紅,低了頭,更加奮力地炒栗子。
隊伍安靜下來了。每個人都呆呆地望著這一幕,心裡大約都和我一般,想著一會兒的栗子,一定格外糯甜。
emmm…看得我更想去買袋糖炒栗子來吃了୧(๑•̀⌄•́๑)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