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没有时间,发篇旧时文章补偿。
【引】:《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正文】:
所以举上面这篇古文,是因为想起中学之时,每每老师要求背诵古文,无不摇头晃脑,终究还是难以通篇背下来,而即使背诵了,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从未去深究其中含义。其实这样正是古文难以背诵的原因之一吧。
昨日下午和父亲一道,去山上砍树取材,半日下来,筋骨酸痛,皮肉受苦,汗流浃背。当下觉得,人生苦并不一定真的苦,往往苦楚只在困难降临时内心的迷惘和挣扎,却不知其究竟,这才是真的苦。
但凡人到中年,经历颇多,所思所虑也逐渐多了一些。回顾往事,毫无建树者,或许从此再无雄心斗志,或者本就没想过什么理想和奋斗目标,日复一日,终此一生,往往以为平平淡淡才是真,倒也乐在其中。只不知未尝世间苦,哪知人生乐?而世间大多数的苦,却也并不一定就追寻的来。
小时候,因各种原因,父辈艰辛,家庭困苦,兄弟姐妹也需终日劳作,日子清贫,比起此时半日的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学时期,家里种水稻要翻山越岭。在那个牛耕人种时代,有句话常在耳边想起:“脸朝黄土背朝天”,说的正是我们当时的真实写照。早晚两稻时节,正值三伏天气,大家俯身田间,插苗割稻,打谷晒场,肩挑手扛,每日熬到夜幕降临,无不筋松骨散,皮黑肉肿。第二天未等日出,早早起床,又是重复的劳作奔忙。如此日未出而作,夜降临方休,年复一年,只为了终有一天脱产上岸,不再下地务农,免去这终日的皮肉受苦。
如今大家真的都不去种田了,终日手不握锄,脚不沾泥,大凡烈日炎炎,只躲在空调房中,贪得一时凉爽。却终究难逃日夜操劳,此时的操劳,不仅劳力,而且劳心。但凡白天有了一时的懒惰,夜间却要因此内心挣扎彷徨,甚至自悔不已,只好趁夜加班,方才稍感安慰。才知道了挣钱的难处,养家糊口的苦痛,以及拼死往自己的理想生活前进的重重险阻。不觉之间,又开始觉得人生为何还是这般的苦,比起田间的劳作,似乎更多了劳心之苦。
小时候,长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来,这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成为人上人,当然是大家努力的理想和目标,只不知成为这人上人之先,要忍受多少的烈日煎熬?又有一句话说“先苦后甜”,大抵是劝诫后辈小子,要想过上甜如蜜的生活,一定要先吃苦。以后生活有多甜,现今的日子就该吃多少的苦吧。而如今时代真的不同了,或者说人们对待苦日子好日子的想法也完全不同了。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放在这里,到可以理解成:“只要你不想着以后生活的甜,大概就不用忍受当下百般的苦。”呵呵,这大概是偷闲懒汉们最聊以安慰的思考方式了吧?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堂而皇之的借口,终日休闲娱乐,懒散度日了。
其实在我想来,苦不当做苦,甜自然真是甜。就像是现在大家都在意的幸福指数,因人不同,而每个人的每个时间段的理解也会不一样了。总之,孟老夫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奉劝无数后辈,一定“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加之他老人家的一生成就,回忆自己往事如潮,一定也是吃了不少的苦,才会对后辈循循善诱,终究要告诫大家都做成那人上之人(当然夫子是为了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家国理念)。
只是人生,却不一定都是一般的甜。如果你不体验生活有多苦,大概就难以品尝什么样的滋味才是甜。就好比一瓢清水喝下去平淡无味,加点油盐酱醋才有酸甜苦辣,但日久终究味尽,再加调和,反复之后至极尽之时,终究回归苦涩去了,于是人生百味,又从头开始,原说苦尽甘来,却只道是百味尝尽,一瓢清水就是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