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这样一个房间。房间正中间上面只有一个椅子。然后老北京人老舍就坐在那,椅子后背被一个旗子盖着,屁股上被另一个旗子盖着。这两张旗子,颜色过于鲜艳,但是这个房间,我忘记说了,是那个特殊年代的房间。除此之外,都没有光,你看不见。打光只是打在正中间。
所以你想找其余的亮点,很难,除非你有很敏锐的眼,一对可以离开中心焦点,去找躲藏在角落里的东西。
很难,办不到。所以你只好请作者去开背后那扇门,那门后边连接者现在。作者还是一样的作者。不过你现在可以和他聊聊那间屋子里角落的事了。随带着聊聊现在。
这就是我与《四世同堂》的缘分,很好,有半年。我想我下次再来还有别的缘分。
下面我想把与作者沟通的对话分享给大家,也就是——
读书笔记:
1.第一章主要写祁老太爷一家。用祁老太爷为线,粗线描一下四世同堂的样子。还没有入正题。个人感觉,实话实说,这种开头略显呆板。不过在那个时代,又是写传统风格的小说,已经算得上大家了。
2."所以顺手拿起一本书来。看了半天,他才明白那是一本《大学衍义》......"
这就是我一直想的读书的缘分。书就是友,见友需逢缘,更应惜缘。《大学衍义》对于瑞宣,就是完全没有缘分的。这本书就是一个老古董,但是瑞宣却是充满思想的年轻人,这两种思想,自然凑不到一块去。到了科学书籍的时候,里面那些新思想,对于瑞宣,就好比多年未见的好友,非得要一醉方休不可。这就是极大的缘分。
这里,可能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意愿,接受新思想,摒弃落后的旧思想。
3."随着兔爷儿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
老爷子仅仅是想要买两个兔儿爷,就犹豫好久了。如果换到现在,会觉得老爷子太吝啬,这么艰难的小商贩,直接买了不就成了。如果这样想,大错特错。第一,买了兔儿爷,有种“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感觉,因为钱老,这个难得的老朋友,才被刚刚带走。第二,当时那情形,确实不是过节的时候。
但是老爷子还是买了。怕断了“根”,想要给顺儿和妮子留个“根”,这种想法一旦生成,便顾不得许多了。
想到现在太平盛世,消费主义盛行,真应该好好反思了。
4."他受过新教育,可是须替旧伦理尽义务......"
新思想转化成行动总要经过漫长的过程,可能一代人不够,就要两代人,三代人。最关键的是,要知道,不论新的还是旧的,西方的还是东方的,都有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其扎根的土壤。这种纠结,换到现在,我想也是每一位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到大城市的体验。
5."感到一点恐怖的颜色"
这种环境描写只有大家才办得到。不是一定要很有气势的排比,足够华丽的词藻,才能让人惊叹。那样写可能可以很容易获得考场作文高分,但是毕竟少了灵性。而且我想,往后的高考作文倾向应该留给这种拥有真情实感的文字一片天地,而不一定要强势的议论文。具体说来,打个比方,你闭上眼回味这一段,能感觉到天空颜色的变化,这种画面感,非得有真情才能写得出来。
6."北平刚一降生就已衰老。"
这几段更直接的写出来“看客”心理。这种心态在鲁迅先生那里也讽刺过,在柏杨先生那就更直接了。
其实更本质的原因,我觉得其中一点是很多人缺少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把社会上的人或事看成是小农村里的“张家长,李家短”,而不是联想到这很可能跟自己的切身权利相关。当然,什么是公民我也说不清,有清楚的朋友可以提出指正。
7."在他的几年社会经验中,蓝先生没有学会了别的,而只学到......"
这个“社会经验”可以扩展一下,凡是官僚主义盛行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这个毛病。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可怕的是,有时候,上级没有犯错的机会,因为自有擦屁股的下级。这点,可以在《大明王朝1566》里见到无数次,“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真的很可怕的阶级思想。至今在各行各业都可以见得到。
8."老一辈的东北人永远是中国人..."
这个就是“失去了根”。这个就是最鲜活的历史。一种只能靠虚构的小说才能传达出那种感觉的,最真实的历史。
往小了说,便是城市化进程的移民二代问题。
移民二代在扎根他处时,很容易渐渐地忘了家乡的风俗,然后是家乡菜 ,最后是家乡话。这个看似无可避免,毕竟弱势文化要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是必然的。但我想也不尽然,也许正如我们那的客家文化一样,保留着中原地区的某些用语和风俗,同时吸收当地潮汕文化,包括发音、茶道和做生意的理念等等。当然还有大量的美食。
文化可以相互交融,新一代的城市人,带着各自家乡的印记,理应有他们自己独特的活法。
9."他所受的教育,只教给了他一点七零八碎的知识"
像是这样的教育,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记得费曼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他童年时,他爸爸教育他,认识一样事物,不是光知道它的名字就行。比如鸟儿,不是光知道有麻雀,燕子就行,也不是多知道他们的拉丁文名,德文,法文,就代表你对这两种鸟了解很多。要知道麻雀和燕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鸟儿为何在空中飞翔,如何做到。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的学习,才能诞生出思想。这种学习方式,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10."为什么日本人看他像汉奸呢?"
宽衣博带,听琴看花,不食周粟,袖手旁观。这就是作者对某些“退隐君子”的看法。
这种看法古已有之。魏晋多名士,是因为魏晋太多乱世。不得已,只有隐居山林。
但是,现在的人千万不要有这种看法,以为文人,知识分子都是只知道“风花雪月,吟诗对唱”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当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即便笔杆子当不成枪杆子,也是要言之有物,发之于情。而非未经世事,便故作“仰角45度的悲伤的。”可知“大音希声,”真到了悲伤时刻,头,恐怕是仰不得的。
11."虽然他们还都是中国人,可是又那么复杂,那么变化多端......"
旧与新。四种人,过去,过去与现在,现在,将来,四世同堂。
这就是全文点睛之笔。之前在《激流三部曲》也有类似的感受,就是新思想和旧思想的冲突。但是可能因为毕竟是巴金年轻时候的作品,行文略显稚嫩。不得不说,老舍的文笔真的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上一个中文作家,让我感到有这种功力,还是鲁迅先生。叙事有张有合,在关键处能够一针见血,高级讽刺处处可见。环境描写,对话描写,心理描写,每个都可以细细品味。
回到正题。这种思想在现在也依然存在。瑞宣的问题也是我们的问题。至少是我的问题。身为城市移民二代,是应该进,拥抱城市,接受城市的一切;还是退,去寻找家乡的“根”,一直在困扰着我。选择接受哪种文化,决定了未来的生活大方向。
也许,可以求同存异,各取所长,毕竟人各有不同。
12."老二颇费了些脑子,想出这些顾虑......"
仿写广漂。
他费了些脑子,始终在,结婚是高攀还是低就,择业还是创业,留下来奋斗还是回去安稳,这些大问题上没有方向。
他白天生活在高档写字楼,晚上却生活在底层握手楼。他白天在为城市景观勾画着宏伟蓝图,晚上却觉得自己的精神家园一片空白。一会儿觉得选择大于努力,一会儿觉得不努力便没得选择。他想要行动做些什么,却总是瞻前顾后——他行动过后常觉得有所后悔,却总是想着迈开第一步就行。遇上渣女,他相信精诚所至,却又总说适可而止;去了医院,他总说没啥大事,却又担心哪天猝死。
他在乡村与城市踌躇,在过去与未来彷徨,在现实与理想切换,在利益与情怀抉择;他不断选择,不断行动,不断磕磕绊绊,不断起起落落。
这一年,他年过廿五,被渣女抛弃,但他未忘初心,只是对这花城笑了笑,然后挥手离去。
13."他是爱脸面的人......"
作者是满族八旗出身,最看得清八旗子弟的习性。所谓八旗,就是只吃皇粮的爷儿,这些个八旗,祖先原本是彪悍的游牧民族,在紫禁城外守了百年之久,竟然也染上了些酸腐文人的毒,从琴棋书画到古玩花鸟,干不得买卖,难去当兵,便只得这样玩世不恭了。
流传到民国,那些个旗人后裔无以为生(因为本来就啥都不会),还是放不下“体面”二字。富的有富的体面,穷也有穷的体面。文中这个人物的描写,可以说是这类人的代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