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读书简友广场
挑战100本书‖035《世界秩序》历史书籍读起来很爽,读懂很难!

挑战100本书‖035《世界秩序》历史书籍读起来很爽,读懂很难!

作者: 丞祯 | 来源:发表于2022-01-02 16:07 被阅读0次

    历史书籍读起来很爽,读懂很难!

    最喜欢的就是读历史类的书籍,有趣,好读。相对于其他专业性、文学性的书籍来说,历史书籍就像饭后的小甜点,一直丰富着我们的阅读。当然,历史类的书籍也是我每年屯书中数量最多的。但是,历史读起来很爽,读懂真的很难。

    其实历史就像一个潘多拉盒子,只要打开,就需要不断的挖掘,否则很多的历史大事件根本无法真正的明白其中的原因,时间跨度甚至扩大至千年以上。比如要读懂现在的世界格局开端二战,你就必须了解一战,而了解一战的根源却又需要不断的将欧洲历史往前,需要了解神圣罗马帝国,而神圣罗马帝国的产生与发展更需要不断的往前推进,去熟读古典欧洲。

    今年以来,自己也不断的将从中国历史转向世界历史,渐渐完善对目前这个世界的了解与认知,啃读了一本《企鹅欧洲史1》,但是大家如果仅是将历史书籍作为阅读甜点,用来“了解”而已的话,不建议购买,因为《企鹅欧洲史2》我三次试读均以失败告终!太难读,太晦涩,太专业。

    所以,作为喜欢读书的伙伴来说,减少历史类大部头的阅读,多一些历史事件的思考则更加的明智,近期比较喜欢阅读沙希利·浦洛基的作品,例如《雅尔塔—决定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的八天》、《大国的崩溃》、《切尔诺贝利》这些作品摘取历史中的几天,甚至一天,去不断的带领读者去思考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及影响,非常的棒。

    重回《世界秩序》这本书,阅读结束算起时间来大概已有5、6年的时间了,当然,要是说阅读完这本书,你就觉得对目前世界的历史政治问题了解透彻,是远远不够的,但这本书作为你去了解世界历史的地图,则是非常棒的。

    网图

    知识点整理【比较杂乱】

    第一章:多元化的国际秩序【了解神圣罗马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版图以日耳曼尼亚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原属中法兰克王国)和勃艮第王国还有弗里西亚王国(今低地国家)。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后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

    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其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拥有实际权力的封建帝国,14世纪时演变成承认皇帝为最高权威的联邦。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确立了帝国的七个选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萨克森选侯国、勃兰登堡公国(它是勃兰登堡-普鲁士王国的前身,后统一北德意志邦联与巴伐利亚,建立德意志帝国)、普法尔茨选侯国以及波希米亚国王(后期由奥地利大公兼任)。13世纪开始,帝国皇位长期被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瓦解为奥地利帝国、莱茵邦联等。[1]

    德国人在论述其国历史时,将其定义为“德意志第一帝国”;和后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成立)与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年成立的纳粹德国)加以连论。

    ·秩序是通过对国内的统治建立的,而不是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均势建立的

    ·现代欧洲是中世纪罗马帝国败落之后的欧洲

    ·查理拆散帝国

    ·近代——富裕开拓精神的国家为了追求财富和荣耀开始探索海洋和海洋另一边的未知世界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1618年6月26日,当时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390个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骑士领地等,而对于哈布斯堡奥地利在帝国内部重振皇权政策的反感,以及因为宗教改革造成的占诸侯大多数的新教诸候对天主教皇帝的敌视,最终引发了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使得日耳曼的经济倒退了近200年,犹如回到了农奴制的封建时代;又因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诸侯可享有自主权。这使得皇权进一步的被削弱,帝国境内的诸侯各自为政,他们的领地有如一个独立的王国。

    三十年战争后,神圣罗马帝国共有314个邦国和1475个骑士庄园领地。到了18世纪,经历了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等等内战,整个帝国形成三百多个独立的大小邦国,神圣罗马皇帝徒有其名甚至连德意志邦国的盟主都称不上,而世人对皇帝的印象,更多地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君主国的统治者,而非德意志第一帝国的最高君主。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而他的妹妹,法国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法国共和政府处决, 再加上“公平、自由、博爱”思潮的扩散,利奥波德二世极力联合欧洲各国君主,以武力保卫法国的君主制。

    1792年利奥波德二世正式与普鲁士缔结同盟,准备以武力干涉法国。但他却在这时暴毙。不过他的儿子,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继续了他的政策,更于次年与普鲁士、萨丁尼亚、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但这个联盟在1797年,因联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打败,被迫议和而土崩瓦解。

    1799年,欧洲列强趁法军猛将拿破仑的军队被困埃及的契机,再次发起反法战争。这次帝国联同英国、土耳其、俄罗斯组成了第二次反法同盟。但同年底拿破仑只身返国,发动雾月政变并取得法国军政大权,成为法国第一执政。此后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帝国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而拿破仑在政变结束后三周发表的公告中,宣布“大革命已经结束”,令欧洲列强稍微安心,再加上他们的实力受损,因而暂时放弃反法的行动。但拿破仑的野心令欧洲在几年后再起干戈。

    1804年5月18日,拿破仑称帝。神圣罗马皇帝弗朗茨二世见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崛起加剧了德国诸城邦的分化,担心法国再次扩张,与神圣罗马帝国抗衡。因此,他决定纠合英国,俄国,瑞典和那不勒斯,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1805年,帝国在俄军支援下入侵法帝国盟国巴伐利亚。而那不勒斯则和帝国军一道进攻拿破仑在意大利的盟国。不过拿破仑迅速做出反应,自本土挥军渡过莱茵河。12月2日,法、俄、神圣罗马三国皇军,在奥斯特利茨了一场“三皇会战”。拿破仑最后不但守住巴伐利亚,更攻入哈布斯堡领地摩拉维亚,更将帝国军赶出意大利,并在普鲁士境内打败俄援军。

    12月16日,法国和帝国最终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和约签订后,拿破仑决定成立以自己为护国公的莱茵邦联,以整固自己在德意志地区的盟友。

    网图 网图

    1806年7月12日,在拿破仑的威逼利诱下,16个神圣罗马帝国的成员邦签订了《莱茵邦联条约》(Rheinbundakte),脱离帝国,加入邦联。此举严重削弱奥地利在德意志地区的领主地位,令弗朗茨二世大为不快。拿破仑为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邦联,决定亲手终结神圣罗马帝国。因此他对奥皇弗朗茨二世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解散神圣罗马帝国,并且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和罗马人民的国王的称号。最后弗朗茨二世于1806年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帝号,仅保留奥地利帝号。神圣罗马帝国正式灭亡。

    ·黎塞留:红衣主教,法国首辅大臣。提出基于均势和强调中央集权的治国韬略和对外政策。

    ·国家概念:是一个具有自身存在价值的抽象的永恒实体。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均势,引发战争,同时也限制了战争的规模

    ·社会上的种种怨愤情绪汇聚起来冲击毫无警觉的政权之日,也是革命爆发之时。革命同盟越广泛,摧毁现政权结构的能量就越大。变革波及范围越广重建权威时就越需要采取暴力的手段,否则社会就会走向解体。(法国大革命的实质是秩序的再造)

    ·国家概念:不是指每个个体的人,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是需要统一思想和统一行动的一国全体国民。

    ·大革命造就拿破仑,拿破仑将革命驯服,还使自己变成它的监护人

    ·拿破仑失败首先是因为战线拉的太长,尤其是在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其次是因为欧洲其他国家团结一致,虽然行动晚了,但仍验证了威斯特伐利亚准则的威力。


    第二章:欧洲均势体系及其终结

    ·拿破仑时期之后,沙皇亚历山大开始对欧洲的未来发号施令

    ·13世纪,蒙古人的到来给俄国带来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俄国必须不断向前滚动,必须以其不可阻挡的惯性碾碎前方的一切障碍(扩张是因为现实证明,继续扩张比停止扩张更容易)

    ·作为“面向西方的窗口”的俄国新都建在彼得大帝本人钦定的一片沼泽地上。他拔出剑来插在地上,喝到:“此处将成为一座城市。”

    ·叶卡捷琳娜大帝:俄罗斯帝国皇帝(1762-1796年在位),是德国安哈尔特-查尔布斯特亲王之女,同时也是俄罗斯留里克王朝特维尔大公后裔。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初到俄国之时,努力学习俄语。后来逐渐取得一些军队支持。由于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捷琳娜的皇后地位面临被废的威胁,于是在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1796年11月,因中风结束辉煌的一生。

    网图-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当时使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国人心目中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被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女皇”,也被尊称为“大帝”。

    ·为避免莫斯科落入拿破仑之手并断绝法军的给养,俄国人放火焚烧了五分之四的莫斯科城区。

    ·战后的维也纳合约——大国一致

    ·俾斯麦在1862~1870年,大胆出手,干净利落地把普鲁士至于一个统一的德国之首,又将德国至于一个新的秩序体系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奥匈帝国王储被塞尔维亚一名民族主义者刺杀,因为政治领导人对自己采取的策略失去控制。

    网图

    ·巴尔干半岛形势

    1:奥斯曼帝国残存领土上几个国家对自己未实现民族自觉权深感不满(尤其是塞尔维亚)

    2:倘若有一个大国支持塞尔维亚就极有可能形成全面战争

    3:奥匈帝国与德国结盟;俄国与法国结盟。

    ·一战之后,沙俄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荡然无存。

    ·1919年《凡尔赛和约》

    ·1933年,希特勒上台。随后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德战争是过去300年间欧洲每一场战争的根源

    ·冷战开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PS苏联

    ·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

    ·欧盟成立,与未来展望


    第三章:伊斯兰主义和中东——世界乱局

    网图

    ·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

    ·公元6世纪末,两大帝国控制中东大部分地区,一个是定都在君士坦丁堡、信奉基督教(希腊东正教)的拜占庭(或东罗马)帝国,另一个是首都位于今日的巴格达附近的泰西封、信奉琐罗亚斯得教(也称拜火教)的萨珊波斯帝国。

    ·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统一阿拉伯半岛【伊斯兰教;《古兰经》;】

    ·伊斯兰教不同于有史以来的任何其他社会,它具有扩张性,在某些方面追求极端的平等主义。1、把信仰变成一种生活习惯。2、强调宗教和政治权利的统一性。3、要么皈依,要么被征服。

    ·圣战:所有的信徒有义务通过斗争传播自己的信仰。伊斯兰教的终极目标是统治全世界。

    ·穆罕默德去世之后发生继任危机,导致伊斯兰教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

    ·逊尼派:阿布·伯克尔(穆罕默德的岳父)、哈里发主要任务是“传统与大众派”、地区包括印度莫卧儿

    ·什叶派:阿里(穆罕默德堂弟)、得一心的伊斯兰社会的统治是伊斯兰教有秘传意味的宗教使命、地区包括伊朗

    ·十字军东征:1099年,基督教骑士对公元7世纪皈依伊斯兰教的历史圣地发动攻击——攻陷耶路撒冷城。

    ·奥斯曼帝国: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建立伊斯兰哈里发帝国

    ·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天的斯坦布尔)

    ·1683年兵临维也纳,标志着奥斯曼帝国扩张的顶峰。

    ·18世纪末~19世纪,欧洲诸国开始转守为攻。由于宫廷内部的正统教派抵制近代化,奥斯曼帝国开始走向僵化。俄国从背部低压奥斯曼帝国,一直扩张到黑海并进入高加索。俄国和奥地利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巴尔干半岛,法国和英国则争夺奥斯曼帝国皇冠上的明珠——埃及。【此期间西方强权把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视为“欧洲病夫”。】

    ·1916年《赛克斯—皮科协定》实际上将中东划分为英法两国各自的势力范围。叙利亚和黎巴嫩划给法国;美索不达米亚(日后的伊拉克)划归英国的势力范围。巴勒斯坦和外约旦成了英国的“巴勒斯坦托管区”。

    ·冷战时期,伊斯兰世界和非伊斯兰世界之间关系基本稳定: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一般支持苏联的政策,听从苏联指挥。约旦、沙特阿拉伯、伊朗和摩洛哥与美国交好,并依赖美国保障其安全。

    ·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崛起成为分裂的阿拉伯人团结一致。阿拉伯人你对这一前景的抵制先后导致了四次中东战争,分别在1948年、1956年、1967年、1973年,每一次都败给了装备精良的以色列。

    ·穆斯林兄弟会:哈桑·班纳于1928年,为了同外国不良影响和世俗生活方式斗争创建了这个组织。光复伊斯兰教原始教义并建立《古兰经》描述的社会秩序的道路走下去,“整个伊斯兰世界”,换言之,“就是全世界的穆斯林,都会支持我们”,“阿拉伯的统一”乃至最终“伊斯兰教的统一”就会实现。

    ·《路标》,宗教学者兼穆斯林兄弟会的意识形态理论家赛义德·库特布被指控参与暗杀埃及总统纳赛尔入狱,在服刑时撰写此书,对世界宣战。主要内容:伊斯兰教的当代使命是推翻所有这些关系,取而代之的是严格按字义践行《古兰经》,乃至最后在全世界践行《古兰经》。

    ·阿拉伯之春:自2010年12月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民主运动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预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认为这个“阿拉伯之春”属于“谙熟互联网、要求和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区一样享有基本民主权利的年轻一代”。

    ·叙利亚的巨变,阿萨德政府和武装反对派的征战

    ·美国呼吁世界信守对民主的支持,并在国际上以强制手段禁止使用化学武器。而中国和俄罗斯,援引威斯特伐利亚的不干涉内政原则加以抵制。

    ·沙特阿拉伯: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既是部落性质的君主制,又是一个伊斯兰教神权政体。

    ·基地组织:本·拉登及其追随者遵照库特布的著述成立的一个先锋队组织,通过它进行全面的“圣战”。

    ·恐怖袭击9·11: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的攻势登峰造极,袭击了世界金融体系枢纽纽约和美国权利的政治枢纽华盛顿。2977人丧生。


    第四章:美国与伊朗  不同的秩序观念

    伊朗伊斯兰革命

    ·当伊朗这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内的国家在阿亚图拉霍梅尼的革命后摇身一变成为激进的伊斯兰倡导者时,中东的地区秩序完全乱了套

    ·霍梅尼革命——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波斯语:انقلاباسلامی, Enghelābe Eslāmi)是1970年代后期在伊朗发生的历史事件,沙阿(伊朗君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在过程中被推翻,阿亚图拉(革命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伊朗于1978年1月发生反对伊朗君主体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同年8月至12月,罢工及示威活动瘫痪了整个国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因此在两星期后,在外流亡了15年的霍梅尼回到德黑兰,受到数百万伊朗人的欢迎。在不久后的2月11日,游击队和叛军在巷战里击败了忠于沙阿的部队,导致皇室政权的崩坍。经过了全国公投后,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为伊斯兰共和国,并通过了新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霍梅尼在1979年12月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

    这一次异乎寻常的革命使全世界感到错愕:它的发生没有那些引起革命的惯常因素;革命很快使国家发生了彻底的转变;革命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耗费大量资金建立的军队及保安部门保护下的原政权仍能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以法基赫的监护(伊斯兰法理学家的管治)之下的现代化神权性君主政体,即伊斯兰共和国的成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在一位来自库姆的80岁流亡宗教学者监护下,伊斯兰共和国需要进一步证明它的价值”。

    ·核武与伊朗,西方学者坚信,对伊朗发动军事袭击的后果远远大于伊朗核能力增加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伊朗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策略:把紧张局势缓和到足以接触制裁的程度,但同时继续保留相当规模的核基础设施和最大限度的行动自由,以便晚些时候继续推行它的武器计划。

    ·伊朗人民对国际秩序的态度

    【1】霍梅尼革命之前——严守国界,尊重他国主权。

    【2】帝国的传统,把伊朗视为文明世界的中心,在权利所及的范围内努力消灭周边国家的自主权。

    【3】“圣战”伊朗


    第五章:亚洲的多样性

    ·亚洲的世界的多样性

    【1】亚洲各国没有共同的宗教,就连像西方基督教那样分裂成不同分支的共同宗教都没有。

    【2】亚洲人历史上没有一个类似罗马帝国的共同的帝国.

    *以上两点和《人类简史》中人类融合统一的三要素相符合。(宗教、帝国、金钱)

    ·亚洲国家的外交

    【1】以威斯特伐利亚原则为前提,以国家利益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成为主流。在亚洲,国家被视为国际和国内政治的基本单元。

    【2】国家的政策目标不能像欧洲或美国的流性观念认为的那样超越国家利益,而是要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地追求国家利益。

    【3】亚洲历史上国际体系的组织原则是等级尊卑,不是主权平等。无论是中国模式还是印度模式,都把君主视为神意的代表,或至少是一种家长式的权威。

    ·日本

    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随后宣布要征服中国和朝鲜。在中国的帮助下和朝鲜人民的顽强反抗中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后,日本改弦更张,日益与世隔绝——闭关锁国。

    在亚洲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和文化实体中,日本最早、最果断的对西方的进击做出反应。

    美国总统勒得·菲尔莫尔最后通牒:

    若陛下对完全废除禁止外贸的古老法律尚有疑惑,可暂时以5年或10年作为试行期。若效果不彰,即可恢复古法。美国经常把与外国签署的条约限于几年之内,然后在权衡利弊决定是否延长。

    在日本一方,与西方列强结盟不是因为日本与他们有着共同的战略目标而死为了把他的欧洲盟国赶出亚洲。

    第一次大战期间国际秩序成员无暇顾及日本,所以导致日本乘机扩张帝国进而建立在亚洲的霸权。1931年夺取满洲,1937年向中国宣战。

    二战惨败

    日本将着眼于三项选择

    【1】继续依赖与美国的盟国关系。

    【2】适应中国的崛起。

    【3】采取更加自主的外交政策。

    ·印度

    西方的侵略在日本改变了一个古国的发展轨迹,在印度则把一个伟大的文明塑造为一个现代国家。

    根据印度教的宇宙观,统治世界秩序的是亘古不变、浩渺无垠的轮回。

    故老相传,考底利耶在匡助孔雀王朝崛起期间或大功告成之后,把他所观察到的战略及对外政策的实践编成了一部《政事论》,对治国术做出了全面的论述。

    1857年,东印度公司军队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士兵和信奉印度教的士兵爆发叛乱。伦敦随后宣布把印度置于英国政府的直接统治下。英国决定把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来管理,这在实现印度统一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唤醒了印度作为遭受外国统治的单一实体的意识,激起了人们的信念。

    冷战时期,印度着手组建一个想法一致的国家集团——实际上就是不结盟的国家组成的联盟。

    尼赫鲁把印度的理念哲学定为“Pancha Shil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1947年印巴分治,造成零星的族群暴力、军事冲突和恐怖分子渗透的导火索。

    许多亚洲国家,包括中国,都认为朝鲜的政策会造成地区不稳定,但也认为他万一崩溃,引发的危险更大。朝鲜的统治不符合任何被认可的合法性原则甚至不符合他声称信奉的共产主义原则。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朝鲜战争象征着中国决心结束它“一个世纪的屈辱”,在世界舞台上“站起来”,但也在警告,告诫中国不要卷入它无法控制其起源,并会产生始料不及的严重长期后果的战争


    第六章:通往亚洲秩序之路——对抗还是伙伴

    ·中国

    在亚洲所有关于世界秩序的观念中,中国所持有的观念最为长久、最为清晰、离威斯特伐利亚的主张最远。——朝贡制度

    朝贡制度的目的是培育他国对中国的恭敬,而不是获取经济利益或以武力统治他国。要的是别国的尊敬,不是皈依。

    【毛泽东】决定把过去的制度连根拔起,即使对他在胜利之初亲手建立的制度也不例外。——他这样做为了防止那些制度在中国的官僚倾向影响下停滞僵化。

    【邓小平】中国除非参与国际事务,否则不可能继续发挥其历史性作用,他的目标十分的明确:韬光养晦,以防引起别国不安;不出头,但通过实现社会和经济现代化来扩大中国的影响。

    【江泽民】从1989年开始,对外亲自执掌外交,对内扩大共产党的群众基础。在他的领导下人民共和国充分参与国际事务,成为国际政治和贸易体系中的正式一员。

    【胡锦涛】巧妙地抚平了世界对中国国力不断增强的担心。

    【习近平】阐明新型的大国关系。

    ·中国与美国两国文化和政治背景有着重大的差异(293页)

    中美差异

    第七章:“代表全人类行事”:美国及其秩序管

    ·美国外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交政策,而是传播价值观。

    在美国看来世界绝大部分地方都生活在不尽如人意的暂时性安排下,终有一天会得到救赎。同时,他们与美国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间的关系肯定含有潜在的敌意。

    ·1898年美国军舰“缅因”号不明原因的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民众普遍支持进行军事干预,促使麦金利总统宣布对西班牙开战。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海外与另一个大国兵戎相见。

    西奥多·罗斯福

    他是第一位全面审视美国世界角色的总统。

    美国可以保护西半球不受外来大国的侵扰,也可以插手干预其他战略地区,保持力量平衡,因而将崛起成为全球平衡乃至国际和平的坚定卫士。

    1905签订的《朴茨茅斯合约》是罗斯福军事外交的典型体现。该条约抑制了日本的扩张,仿制了沙俄的崩溃,达成了一种结局。(由此罗斯福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他认为正是大国的雄心碰撞,决定了世界秩序的最终本质。

    伍德罗·威尔逊

    1917年,威尔逊对德宣战:

    我们没有私心,我们不追求征服别国,也不追求占有领土。我们不为自己索求赔偿,对于我们自愿做出的牺牲,也不追求物质上的补偿。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捍卫者。

    威尔逊所说的“权利共同体”,是一种后来被称为“集体安全”的新概念。(国联产生基于此概念)

    国联概念——所有国家都承诺和平解决分歧,自愿中立的实施一套公正的共同准则。如果国家之间的权利或义务产生了分歧,他们将提出各自的诉求,由一个公正的小组进行仲裁。如果一个国家违反这一原则,使用武力推行自己的主张,它将被贴上侵略者标签。

    从国联到后来的联合国,完全符合集体安全概念的军事计划是朝鲜战争和第一次伊拉克战争。

    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对国际和平基础的看法比威尔逊有过之无不及。

    威尔逊出身学界,主要依靠哲学原则来构筑国际秩序。罗斯福则从美国政治的大漩涡中脱颖而出,更加注重与人打交道的方法。

    苏联的建立对国际秩序产生的两大障碍:苏联国土面积及其占领的范围破坏了欧洲均势。它的意识形态挑战着西方制度构架的合法性。(共产主义指责所有现存制度是各种形式的非法剥削制度)


    第八章:美国,心情矛盾的超级大国

    美国的理想主义和例外主义是建设国际新秩序的动力。

    二战结束以后,为了实现国际秩序的愿景,美国打了五场战争。开始时的宏大目标几乎得到公众的普遍支持,但之后公众转为反对这些目标,公众的反对还还经常滑向暴力边缘。

    ·冷战时期

    朝鲜战争

    1945年,朝鲜半岛是日本的殖民地,之后获得盟国的解放。北半部被苏联占领,南半部由美国占领。

    1948年和1949年,两国撤出。【但是都在彼此的地盘上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政府】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跟在斯大林后面同意卷入朝鲜战争是毛泽东犯下的唯一战略错误。朝鲜战争最终把中国的统一推迟了一个世纪。【台湾问题】

    双方的目标

    中国证明了捍卫边境安全的决心,表达了对自己没有参与制定的国际规则的蔑视。

    美国维持了遏制学说,捍卫了盟国的领土完整,并使其逐渐发展成为亚洲的一个重要国家。

    最大的输家——苏联(它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盟国的信任)。

    越南战争

    越南战争发生在1955年至1975年之间,又称为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其本质是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由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的一场战争。发生于冷战时期的越南(主战场)、老挝、柬埔寨。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越南人民军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最终推翻了越南共和国,统一了越南全国。

    阿富汗战争

    阿富汗——帝国的坟墓

    冷战结束开启的不是梦寐以求的民主共识时代,而是又一个意识形态和军事对抗时代。——恐怖主义的出现【911事件,这一挑战大白于天下】

    基地组织寄身于阿富汗,可当局的塔利班拒绝将其头目和战士驱逐出境。

    在美、英和阿富汗盟军的快速行动下,塔利班被赶下台。

    2001年12月,卡尔扎伊担任过度政府的首脑。

    伊拉克战争

    伊拉克战争,是以英美军队为主的联合部队在2003年3月20日对伊拉克发动的军事行动,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方面对伊拉克实施军事打击。实质上是借反恐时机,以伊拉克拒绝交出子虚乌有的生化武器为借口,趁机清除反美政权的一场战争。由于这次战争实际上是1991年海湾战争的继续,所以,这次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海湾战争”。

    到2010年8月美国战斗部队撤出伊拉克为止,历时7年多,美方最终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反而找到萨达姆政权早已将其销毁的文件和人证。2011年12月18日,美军全部撤出。

    由于伊拉克战争使用了大量的美国现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军使用的武器费用非常的高昂,这场战争也被称为浪费钱的战争。当大多数人不这么认为因为战争的目的在于利益,但我们却无法知道究竟是什么利益牵动着美国政府,让美国甘愿打一场近九年的战争,而被人认为是“浪费钱的战争”。

    这次战争再次诠释了科技是现代军队发展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支柱。

    如果不去打胜仗,那我们去那儿干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挑战100本书‖035《世界秩序》历史书籍读起来很爽,读懂很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wzq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