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司马光》说课稿

《司马光》说课稿

作者: 紫气东升 | 来源:发表于2023-06-06 15:43 被阅读0次

    一、挖据文本,说教材

    这篇小古文《司马光》选自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也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围绕“司马光砸瓮”这一核心事件展开,仅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登”和“跌”两个动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众皆弃去”和“光持石击瓮破之”两种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出司马光遇事的沉着冷静和聪明机智。由于这是一篇文言文,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文。所以在学习本课既要关注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又要兼顾古文教学的特征。

    二、关注差异,谈学情

    三年级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既会产生对新内容的好奇心,也会有理解方面的困难。好在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孩子们并不陌生,而且文字也比较简单。所以,可以借助课文的注释、插图、上下文和已有的经验攻破学生理解文意的知识壁垒。

    三、依标扣本,述要求

    针对教材编排的特点和课标要求,在充分尊重三年级学生应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司、跌”等生字,会写“司、庭”等生字,能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目标:注等法了解文言文的意思,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感受到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孩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感受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其中,能正确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读懂《司马光》这一故事是本课的重点,能够翻译原文、从中感受司马光冷静机智的品质是本课的难点。在确定重难点时,我主要遵循的是“诵读为本、明意是基、积累为重、学用为根”的古文教学原则,不随意降低标准,也不过分拔高要求。

    四、突出主体,道方法

    新课标中提出,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边性活动,因此在教法上,我采取的是多元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情境创设法等,让孩子们整堂课都能沉浸在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中。而在学法方面,为了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我会引导孩子们尝试主动思考,能借助注释、课文插图、上下文等这些现成的资源进行大胆的猜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自学能力。

    五、立足发展,讲过程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说:“教的完整不如学的充分”,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采取的是薛老师独创的组块教学法,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和整合,紧紧围绕文言文的特点,设计了六大教学板块。

    板块一:故事导入,初步感知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水花。”因此在导入部分,我会用一张司马光砸缸的图片来引出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讲完这个故事后,我顺水推舟用文言文的方式讲了同样的故事,这样的安排既承接了孩子一

    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孩子们对文言文这种新文体产生浓厚的兴趣。

    版块二:反复诵读,知其韵味

    就像南宋教育家朱熹所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吾之口。”所以在第二个板块,主要实现文言文的朗诵目标,需要经历读准、读通、读出文言文的味道等几个阶段。我会先范读,让学生跟读,慢慢地读出词句中的停顿。在借助停顿符号练读的同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大概讲了什么意思。因为读出停顿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停顿,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根据回答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几种方法。如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等等。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读,同桌合作读、文白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然而然就能读出“声断而气不断”的感觉了。

    板块三:合作探究,体会深意

    因为这是一篇文言小故事,所以第三个板块,我会让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总结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显然,起因是“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经过是“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结果是“水迸,儿得活”。,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也鼓励更多的同学加以补充说明,既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在众和光的对比中,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的特点。

    板块四:总结识记,加强积累

    都说“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中年之记,如木上之刻;老年之记,如沙上之刻。”因此最后一个板块,我会鼓励孩子们结合板书把文言文反复诵读并背诵,作为古典诗文的积累。如果实在背不下来的孩子,就作为作业去完成。一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则鼓励用学到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小古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考虑到了孩子个体的差异性,让因材施教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六、浓缩要点,论板书

    好的板书就是一部微型教案,在板书呈现的过程中,我会以结构图的形式,根据学生生成性回答逐渐完善。再体现形式美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对文本要点的提炼,让板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良性载体。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司马光》说课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yg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