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段和平老师一直就住在他所带的初一一班的教室隔壁的一间小房子里。上晚自习的时候,段老师把宿舍兼办公室的房门一锁,走进教室里来,坐到讲台上备教案、或看书、或写东西,反正谁也不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跑出教室的门。同学们只好一个个乖乖地坐在课桌前看书、学习。
在一次语文作文课上,段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写好作文后如何去修改。他打了一个比方,修改作文就跟洗衣服一样,先从字、词、句改起,而后再进行语法、段落和开头与结尾的修改。找错误时切不可粗心大意,更不能怕麻烦。就好比洗衣服,先要往袖口、衣领和纽扣前最脏的部位上撒洗衣粉,使劲地揉搓,直到看不见污渍为止。最后再把整件衣服揉洗一遍,一遍不行再洗一边,反复清洗,那样衣服才能洗干净哩。等衣服晾干了穿在身上,就显得干净整洁多了,人也一下子就有了精气神儿!修改作文也是这么个方法。
同学们后来就照着段老师的方法屡试屡爽,都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儿。
牛栏川中学的生源绝大部分都来自辖区乡村的农民家庭,孩子们读书都十分用功。这也是学校一贯的传统校风。不管哪一个年级的学生,他们大部分都能自觉地做到睡得迟、起得早,班主任老师也跟着学生们早起晚睡,从始至终照看着。因此,在牛栏川中学里当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吃得苦、操得心要比别的学校的老师多很多。
良好的校风是由同学们自觉地一个去影响一个而开始,一批向一批学习而逐渐形成并且传承下来的。它与老师们身体力行的教诲和孜孜不倦的传授是密不可分的。
段和平老师给班里的同学们讲勤奋、刻苦学习的例子时,专门把林平的哥哥林军在考上市林业学校之前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听。
林军同学常常比班里的其他同学做习题、背课文要多好多遍。为此,他必须要比别的同学在学习上多挤出一些时间来。在初三临近中考的那段时间里,有一天晚上,同学们都已经躺进被窝里睡觉去了,可林军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独自一人复习着模拟考试卷。不知不觉间,林军做着、做着就睡着了。结果一头碰倒了墨水瓶做成的小煤油灯。不但打翻了煤油灯,粘了满头的煤油味儿,还把头发给烧掉了一小块儿。段老师问林平,哥哥告诉过你这件事儿吗?林平说,哥哥在第二天害羞地跑到了学校的理发部里理了一个小平头。
同学们哈哈大笑过后,都陷入了一种沉思当中。
类似于学生因为挑灯夜读而烧破了衣服和被褥之类的故事,都可以对号入座到具体人的身上。好在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都以考上了各类中专学校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好像冥冥之中似有上天在护佑,一件件事件的结果都没有给当事人造成多大的损失与伤害。
在那个年月,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起步,经济、社会还很贫穷落后。更别说是完全靠天吃饭的陕北高原了。国家还没有更好的物质基础来保障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像城市里的孩子那样充分地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成长环境与教学条件啊!
每个月逢五的日子是牛栏川乡政府所在地的赶集的日子。这一天,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各个村子的农民不是赶着牛拉车、就是拉着驴垛子,多数是步行到集市上来的。他们要进行各种各样的农产品交易。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派大好形势。至少是搞活了!
每到赶集这天,牛栏川中学的校门口、学生宿舍门前,都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念书娃娃的家长们趁着赶集办事的机会,顺便来到了学校,稍瞭(看望)一回自己的念书娃娃。大老远从家里给娃娃们带来些好吃的东西,哪怕是带来几块玉米面窝窝头,也能给孩子们充饥解饿呀!再放下一块、半块零花钱。
孩子们个个都是长身体的年龄,单凭学生灶上的那点定量的饭菜是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渐渐增高的身躯和渐渐长大的胃口的需要的。俗话说得好,半大孩子的饭量能赛过一头耕地的老黄牛哩!
而那个年代的农村学生们,多数是忍着饥、挨着饿读完他们的初中和高中学业的。
先前,俱兵跟着他爸在麟州县城关一小念完了小学,毕业后考进了麟州县二中上初一。在念了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后,用段和平老师的话说,屁股还没有坐热冷板凳,就不得不转学到牛栏川中学来了。
俱兵的爸爸新调到一个乡上当乡长去了,城里没有人照应他,二中也没有学生宿舍楼,也没有住校生这一说。不得已,俱兵就只能回到乡下老家,转到牛栏川中学来继续读他的初中一年级。
俱兵的妈妈和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她得在自家的十几亩责任田里劳动,养活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所不同的是她男人是“吃公家饭”的国家干部,刚刚又被县里提拔到一个乡政府当乡长、搞经济建设去了。
俱兵是长子儿,从小就跟着爸爸在城里读书,相比农村的孩子来说,见多识广了一些。加之俱兵的性格天生的开朗,个头还比同龄的孩子们高出了半个脑袋,许是城里生活好的缘故吧?!
俱兵转到段和平老师所带的初一一班后,时间不长就成了班里同学的“孩儿头”。
不过俱兵这孩子心地善良,从不欺负班里的任何一个男、女同学,反而把班里的团结和学习都搞得十分好。
那一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学校大门外的坡坡下面,牛栏川乡政府的大院里每到八点零五分,那铿锵有力的《万里长城永不倒》主题曲就会准时唱响!从书记、乡长到农民、学生,有的自带一个木头小板凳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有的站在板凳后面观看,还有那站在乡政府一排窑洞的脑畔上观看的,人们都不一而同地朝同一个黄河牌电视机的屏幕上望去——观看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电视剧《大侠霍元甲》积极的主题思想——爱国情怀,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三观”。
在一天夜里九点多,班主任段和平老师例行到吴羽他们的宿舍里来查铺,正好碰见了刚从乡政府大院里看完电视回来的俱兵。俱兵的嘴里还在哼唱着“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歌还没有哼唱完,段和平老师就挡在了俱兵的面前——“开口唱吧,高声唱吧,感情还满真挚的嘛。”月光下,段老师压低了声音对俱兵说,“我说乡政府的王干事怎么老对我说,你们学校的学生看完电视后不走大门,专挑离学校近的后墙上翻出去,太吓人了,这样是很危险的!”
段老师问俱兵是不是带头翻墙头了?俱兵理屈,便承认了自己只翻过两次乡政府大院的后墙,然后就耷拉着脑袋站在那里等候段老师的批评。
段老师没有过分地责备俱兵什么,只是用关爱的口吻对他说以后可不敢再翻墙头了,万一跌断了腿、摔坏了腰,以后还能走路上学吗?那可是毁你一辈子前程的大事呀!
这些话其实也是说给住在窑洞宿舍里的每一个同学听的。自那以后,包括俱兵在内的所有同学再也没有人从乡政府的后墙上翻越过。但是,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却被同学们一集不落地全看完了。
打那以后,大侠霍元甲英雄豪杰的形象就深深地烙在了少年同学们的心底里。习武健身、行侠仗义和热爱祖国的风尚就在那一代青少年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系。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