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称中国正式通知WTO,中国将不再接受进口垃圾。难道中国之前一直在从外国进口垃圾?偌大的中国难道还缺垃圾?
洋垃圾年进口量超4000万吨
没错,中国不只进口垃圾,而且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中国为什么要进口垃圾?这里的垃圾其实主要是指固体废弃物,这部分垃圾中,有一些是可以被回收和再利用的,因此,进口来的垃圾也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而相对于进口普通商品,这些垃圾是有价格优势的。
中国对垃圾进口有明确的管理目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非限制进口,网易研究局整理得出了这三类进口的明细。前两类目录里商品的进口,都是被严格管控的,关键是第三类。2015年时,《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过一次修订。
“进口列入非限制进口类固体废物目录的固体废物的单位,无需向环境保护部申领相关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简单地解释一下这句话,就是在第三类目录里的废弃垃圾,不必办理自动许可手续,就能进入中国。
虽然法律中也明确规定,这些废弃物必须通过环境保护控制标准或者相关技术规范的审查,并经过质检部门检疫,才能进入中国,但是也难免会为某些企业利用自动许可逃避监管提供温床。
《中国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类别》
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让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最大的废弃物出口国之一,在2000-2010年,仅日本一个国家,对中国的废弃物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就高达25%。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固体废弃物的进口量也基本都在4000万吨以上,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5000万吨。
不少国家也在钻这个空子。从上表中可以看到,第三类目录中主要是废木料和废金属,而我们的邻国日本,中国最大的垃圾进口来源地之一,就是废金属的重要提供者。
有学者统计,日本主要向中国出口五种类型的废弃物——有色金属、纸或纸板、铜、塑料和电子铝废碎料。日本的有色金属废碎料,如铜和铝,约90%以上被运往中国。
2005-2014年中国固体废弃物年进口量(单位:万吨)
《我国固体废弃物进口贸易与再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
九成洋垃圾倾销至发展中国家
那么全球有多少洋垃圾可能会被进口?联合国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41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废弃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预计到2017年全球电子垃圾总量将增长到5000万吨。
不幸的是,这其中的90%,都倾销至了发展中国家。加纳、尼日利亚、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和越南等亚非国家正逐渐沦为非法电子垃圾的回收站。
在发达国家,由于环保法规严格,公众对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高,垃圾处理是企业主需要谨慎面对的问题,其重要程度决不会亚于纳税,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遭到环保部门的起诉并面临天价罚款。
但是垃圾种类繁多,换句话说,有多少商品,就会有多少垃圾,商品和垃圾的不同,只是一个耐用期限的问题,因此处理起来是很复杂的事。
即使是在发达国家,除了可以机械化处理的部分外,手工作业拆解和分选再生资源也通常是必不可少的工序。而这些说到底,都需要钱。
但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环境因素通常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小配角。比如,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每吨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大约需要100-2000美元,而非洲国家仅为25-50美元。
除此之外,出口商还可以向这些国家收费,何乐而不为之?发展中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转移废弃物的乐土,甚至不惜违反《巴塞尔公约》。
在本世纪初,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正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运危险废物,每5分钟就有一船危险废物跨越国界。
《巴塞尔公约》规定禁止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有害废弃物
1992年5月正式生效,已有100多个国家签署。
而另一方面,这些垃圾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发展中国家无法拒绝的“肥肉”。洋垃圾中,有不少都是可以被再次回收和售卖的资源,比如塑料制品。
除此之外,由于发达国家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不少商品实际上并没有到耐用期限就会被扔掉,比如类似于iPhone等快速更迭的电子产品,实际上有暴利可图。早在2009年时,央视记者就调查过洋垃圾利益链,调查结果惊人,卖家“生意红火”时,“一个月有10万-20万元可以赚”。
进口垃圾,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利益推动的。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学中最简单的道理:资本会自动地流向生产要素成本最低的地方。这个道理就像是当下制造业企业纷纷在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建厂一样,哪里处理垃圾的成本更低,垃圾就会流向哪里。
中国不是孤本,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过类似的遭遇,比如波兰。波兰在加入申根协定后,也面临过垃圾非法入境的难题,原因就是在德国处理垃圾的成本要220欧元,而在波兰只要29-57欧元。
同样是进口垃圾 别人家的垃圾竟是宝?
不只是中国,对世界各国而言,垃圾都是一个头疼的问题,比如北欧。但不同的是,我们担心的是垃圾太多,而人家发愁的是垃圾太少。
前面我们说过,垃圾进口的主要原因,和处理垃圾的成本有关。但实际上,只要明白垃圾是宝这个简单的道理,情况就可能会逆转。
挪威是世界十大油气出口国之一,一个面积不足中国1/20的国家,为什么能向世界输出油气?挪威进口的垃圾主要用来提供电能和热能,也就是说,洋垃圾缓解了他们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再加上本身油气资源丰富,才可以大量出口。
当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还在忍受发达国家低价输入洋垃圾的顽疾时,挪威已经凭借着洋垃圾的帮助,向世界输出着远高于垃圾价值本身的产品。同样是垃圾进口,为什么别人家的垃圾是宝,我们的垃圾就是全民公敌?
北欧有着全世界最先进的垃圾处理和回收技术系统。北欧三国都是发达国家,且纬度较高,对电能和热能的需求量很大,但这些能量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来源于化石能源,而是靠垃圾来提供。
据瑞典统计局,瑞典有36%的垃圾被回收使用,14%的垃圾用作肥料,49%的垃圾作为能源被焚烧。在奥斯陆,一半的供暖来自于垃圾焚烧。
它们有先进的能源转化技术,可以将垃圾高效转化成电能和热能,高效到什么程度?北欧每年只产生1.5亿吨垃圾,但其垃圾焚烧厂可以处理至少7亿吨的垃圾,垃圾的缺口超过5亿吨。
而就在北欧各国陷入“垃圾争夺战”的时候,中国住建部的调查显示,全国有1/3 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瑞典马尔默SYSAV焚烧厂,每小时能够处理25吨的家居废物
这样鲜明的对比,差在哪里?关键就在于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上。中国垃圾的回收利用率低,技术滞后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观念的落后。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这样的话语在中国,是只能放在教科书上被束之高阁的理念和目标,但在北欧各国,却被践行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几乎所有的瑞典人都知道,“垃圾是能源,4亿吨垃圾,就是1吨石油。”
瑞典城市的生活垃圾,每年只有1%无法利用,这在中国,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而他们的秘诀,并不是什么复杂的方法,也没什么难度,简单到小学生都能做到——只要你能分辨颜色,就能处理好垃圾。
在瑞典,居民家中至少有四个垃圾桶,每个垃圾桶使用一种颜色的垃圾袋,对应食物、塑料、纸张和其他垃圾,比如食物垃圾用绿色垃圾袋,塑料垃圾用蓝色垃圾袋。垃圾焚烧厂会通过电脑传感器,通过识别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把垃圾送到各自的回收场所。
瑞典随处可见类似于无人贩卖机的自动瓶罐回收装置,机器会根据瓶罐的类别,打印回收金额的单据,有学者统计,市民每回收一个瓶子或者易拉罐可以得到1挪威克朗-2.5挪威克朗(约合人民币0.8元-2元),他们可以凭借这些单据在超市兑换等价的商品,甚至还可以到银行兑换现金。
智能识别颜色、无人终端,这些技术对目前的中国而言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实现,但挪威瑞典能做到,中国却做不到,关键还在于观念和制度。瑞典人采用填埋来处理的垃圾不到1%,而中国焚烧和填埋仍是处理垃圾的最主要手段。国内垃圾靠填和烧,回收利用率低,也助长了洋垃圾入国的气焰。
中国也意识到了洋垃圾的危害,政府也在加大限制洋垃圾进口的力度。今年4月,《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获通过,将分批分类调整进口管理目录。
但中国要想摆脱洋垃圾的窘境,还需从培育公众环保观念和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两方面下功夫,否则即便全面禁止了洋垃圾进口,在利益的驱动下,还是容易滋生洋垃圾“偷渡入境”的地下交易,给监管带来新的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