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举万变,其道一也。
——《荀子·儒效》
今天的一则报道揭示了“固收+”基金的火爆。有媒体报道今天首发的一个基金还没到开盘时间就已经大卖,到中午时分就达到几百亿元的规模,毫无悬念成为今年年末的“爆款基金”,除了销售渠道的给力之外,基金的类型和性质毫无疑问也是决定性因素,年内包括偏债混合及二级债基在内的新发“固收+”基金近5000亿规模,而去年同期同类基金合计募集规模才3000亿出头。增长可谓十分迅猛。
一些头部的基金公司年内新发“固收+”基金规模也达到了几百亿元的规模,并且有数只“固收+”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百亿元,年末很多银行代销基金的工作人员也相继忙碌起来,看样子今年的业绩在年末也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收尾。
银行理财已告别稳赚不赔的年代,收益和货币基金一样越来越低也可能要承担亏本的风险。股票和股票类基金风险较高,很多人不敢涉猎。而“固收+”可能是一个较为折中的选择,进可攻退可守,似乎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投资者的稳健投资需求。虽然债券类的投资也有爆雷的风险,但是总体上债券的风险较股票等投资项目还是要低一些,当然债券类的收益率也无法和股票基金相比,现在的债券收益率水平也比较低,如果仅仅配置债券虽然风险没那么高了,但是收益可能仍不理想,所以“固收+”就适时出现了。
“固收+”相对投资上比较灵活,兼顾了权益类和债券类的投资,以稳健的债券收益为基础,加上进攻性的投资工具来提高投资收益率。现在股市动荡不安,如果有一款稳定收益的投资品种,无疑会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厚爱。加之现在房地产的稳赚时代的渐行渐远,蓄水池无法继续装更多的水了,更多的闲置投资资金在不断寻找它们的归属,而“固收+”产品既可以控制资产风险过大,又可以提供更多收益可能,无疑会受到投资者青睐,最终大量资金源源不断涌进这个新的蓄水池,“固收+”的的产品规模也就自然而然得到大幅增长。
资金的嗅觉是灵敏的,哪里有利可图,有钱可赚又没那么大风险,大量资金自然就趋之若鹜了。不过投资最忌讳一窝蜂,不明真相的群众在参与之前还是要多了解自己要投资的品种是个什么性质的产品,都有哪些可能的风险,除了听人介绍推销之外自己还要用心去了解投资标的是否有重大风险,是否适合自己,做到有备无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投资的趋势一旦形成,它的发展规模可能就无法限量。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会逐渐得到改善和扩张,而各类投资工具和产品无疑也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固收+”的规模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当然其他的投资品类也会同步得到发展壮大,这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就会更多了一些选择,如果不愿意仅仅把钱存在银行里,可以看看其他更多的投资渠道,也许会有你想要的那一款。
往期部分文章,点击以下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