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的女儿知道自己要去印第安纳波利斯上一年学,她的第一个问题是:学校里会不会有中国小朋友?她爹实话实说:“可能非常少。”(后来的事实证明:她所在的班级别说中国小孩,就连亚裔都没有。)娃还挺正能量的,她这样解释这件事:“说明中国小孩很少有机会来这里上学,所以我还挺幸运的。”
听到这个对话,主妇突然想起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必须得弄明白:那个城市,该不会连唐人街都没有吧?去过四次的人做出努力回忆的表情,然后非常不确定地说:“呃……好像还真没有。”听到这个回答,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如果没有唐人街,我该去哪儿买电饭锅?那人想了想说:“实在不行,就把咱家的电饭锅带上?”这怎么可以呢,两国的电压不一样啊。
在收拾行李的过程中,我又被更多的焦虑所包围——因为意识到自己的厨艺是有多依赖各种电器。例如我为电饭锅焦虑的真正原因,是我压根就不知道用普通的锅子该怎么煮饭;没有面包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面——虽然这听上去实在有些矫情,但从我学做面食的第一天起,就是用面包机帮助和面的;还有还有,如果没有电饼铛,烙饼或者煎鱼该多么不方便……
既然电器不能带,那就多带点小厨具吧,包括削土豆皮的刀、过滤茶叶的滤网、一次性的蒸笼布……在出门去机场前的最后一刻,我冲进厨房里,把那双用来炸东西或者煮面用的长筷子放进了行李箱。到了印第安纳波利斯之后,发现这里虽然真的没有唐人街,但亚洲超市还是有的,而且是韩国人开的,所以像电饭锅或者长筷子什么的很容易买到。但有一样我没带来的小厨具是无论如何都买不到了——我甚至都不知道那玩意儿的正式名称叫什么,就是金属质地的一个小架子,蒸东西的时候放在锅里架着盘子或碗的。
至于食材,就更不用说了。我用了整整一个大旅行箱带各种各样的食物,以至于只剩下极少的行李空间可以放衣服和鞋子。而且我坚持认为这个策略是非常英明的:在美国买衣服和鞋子多容易啊,可是要买符合本“食材控”标准的中国食材估计难度很大,我连新会陈皮都只要十年以上的,桂圆肉也只挑高州产的。我甚至还把厨房里剩下一小把绿豆都带上了,虽然我相信在美国的任何城市都一定买得到绿豆,但很可能在成功买到它之前我就想喝碗绿豆粥。
不得不提的是,在托运行李的过程中,装那一把绿豆的小塑料袋不知怎地被划破了。以至于到达印第安纳波利斯酒店之后当我打开行李箱的那一瞬间,绿豆掉了一地,不是不狼狈的。酒店是公寓式的,厨房里有现成的厨具,所以在经历了长途飞行的第二天,在我有力气去寻找任何超市之前,我确实得以喝上了一碗堪称治愈系的绿豆粥——这种有备无患的感觉,真的很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