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

作者: 6f7ce165f3c1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09:05 被阅读14次

    昨晚,19:36分车队驶离TSN,一路人车不多,或许是郊区原因,大城市的模样看的并不清楚。

    汽车下了高速,几经曲折,终于进村,虽不到一天,村名不甚记清,倍感记忆力越来越下降,或许,昨天实在太累了,这也是及时写下此文,着手记录生活点滴的原因。

    晚上十点半抵达目的地,对讲机不断传来各种指示:带好行李,车辆停靠整齐,注意卫生……

    29日中午离开韶关算起,火车上已经三天三夜,又公路行军三个小时,疲倦是有的,个个极盼休息,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基本职业要求还是遵守的。

    按照要求,人员迅速各自找到房间,然后开始拆包准备就寝,一切有序。

    洗漱区及厕所是独立的建筑,矗立在屋子右侧,建筑和所住房屋一样带着强烈的时代特色,洗漱台由水泥搭建,做工粗糙,质感明显,外搭铁皮屋顶,聊当风雨。厕所是新粉刷的旱厕,一排坑位笔直排列,目测起码可以同时满足一个排兵力的如厕需求,其内气味刺鼻,入者时刻堤防脚下,步履维艰,仿入雷区,否则就有以脚示雷踩上污物的可能。据实践者说,越深入厕所内部,刺鼻气味越浓烈,我选择了靠近入口第二个坑位,没能亲身实践,也就无从考究所言真伪。

    总之,置身整个营区,一排排石头房子及周遭配套建筑的点缀,十分让人怀疑所处年代。事后,我猜想,这种精神上的错位感或许是我连续几晚无法安然入睡的主要原因。

    这里关于就寝的房屋还得容我补充说明一下。整个营区主体由六排一样的长房屋组成,可以称为建筑群,每个房屋都一个模样,同样整齐,就像列阵的士兵。房屋的主体是石头,块块石头赤裸于外,这点毋庸置疑,房屋四墙不高,二米二三样子,但顶部为人行,内部空间较高,远看房子是一个长条形,如果在五百米的高空俯瞰,房子就像趴在餐桌上的长方行面包,如果在一千米的高空俯瞰,房子就是趴着的火柴盒。当然以上比喻完全出自我的想象,我连飞机也没坐过,虽然我是空军战士。言不及义也就再所难免。

    前面说过,房子是石头垒的,墙壁厚实,大概有五十厘米样子,门口显眼处出还标记着建筑时间及负责人,我所住的房子显示是1986年一位刘姓负责人所建,结合时间地点材料,我不得不猜测房子和地震有很大的关联,要么源于地震重建,要么为抗震所建,要么是两者的结合,不管怎样,房子是一栋比我还要老的建筑。

    在满世界高楼大厦的年代,这样的房子有点特立独行。对于成长在农村驻地城市的我而言,这地方熟悉又陌生。

    内部环境不一一表述。毕竟,子弟兵的适应能力和作战能力都是不容质疑的。

    困难总是可以克服的。

    如无意外,我将在这里生活五十天,这是新的开始,期待一个好的结果。

    10月2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月2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dz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