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今天的书写我怎么也打不起精神来写,我不知道是不是潜意识里的被动反抗,就如前两天有朋友请客吃饭时的感受很相似,这两件事情完全不搭边,我却有相同的感受。
回到书中内容,最后在这种有点隔离自己的状态下,这二十个问题还是全部完成了,但在写的过程中好像不是在写我自己,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在如是的记录着那些问题的答案。
在20个问题都完成的那一刻,内心的那种感受也没有了。但在书写中我发现了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内容。我内心最渴望的一个温暖有阳光的环境。爸爸妈妈的一辈子的婚姻是过给别人看的,一辈子两个人没有进入真正的关系,但彼此对家庭有很高的责任心和对对方非常的忠诚。我活成了他们婚姻的样子,活给别人看,被道德的枷锁捆绑的一点喘息的空间都没有。
在上次的点评中看到艳娟点评时说到在爸爸妈妈那永远也长不大,这很幸福。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我成长的环境,是非常幸福的,包括和我一起长大的二姐,她一直都很羡慕我。别人好像很难理解我的内心。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模式,我的内心无法被别人看到,其实那个别人真的只是爸爸妈妈而已。
从小到大我和二姐一起长大,不管是学习还是事业,我俩都是各有春秋,对于事业的追求我们的信仰一致。但是内心的动机和动力不一致。前几天我们俩聊起来小时候,她还一直说我小时候幸福的种种,我跟她说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也羡慕你小时候,那份勇敢和担当。成就你现在在单位独当一面,一直在领导岗位这们些年。和二姐这次的沟通让我说出多年没有说出的话,其实不是二姐不懂我,是我自己没有表达自己而已。
是的,就是这样,我自己没有表达自己,别人怎么会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我内心真的想什么呢?最近跟爸爸跟妈妈跟姑姑也去这样的表达,我妈很接受,我和妈妈之间的对抗就没有了,一直没有和妈妈身体接触过的我,挎着妈妈的胳膊,感受着妈妈的体温。内心那颗小心脏激动的有点小雀跃,各种感官功能也活跃了,似乎有种气体在我体内慢慢的升起。
跟爸爸直接的表达,起初爸爸是不接受的,当我明白这是因为他和自己的感受隔离太久了,我的愤怒就转成了一种对爸爸的疼惜。写到这我此刻才明白了那句我们常说的话,当我们以一个成人的姿态来面对父母时,我们就会接受那个不完美的他们。真正能看到我们自己是不完美的,父母也是不完美的。
写到这突然想到了王荣年前工作坊的名字,面具工作坊,我的思维最近够跳跃,哈哈,一下子又跳到了这里,虽然我没有参加工作坊,我自己个人的理解,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面对世俗和现实的标准,在去认识成人世界的过程中,慢慢的孩子会脱去最初的纯真,学会带上面具,这很正常也是人社会化的必然,但我们要尽可能的把真我和面具尽可能的统一起来,对面具有一个明白的认识和把握,不让面具主宰一切。我想我内心已经很稳,也源于我给自己做减法,慢慢的融入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去检验。这份稳定踏实感大概还源于我现在能随时得心应手的使用自己的面具。
我向往有阳光的环境,我有能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有阳光,很温暖,温馨的生存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