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看过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吧?今日荐文书评|《两京十五日》中四人组成功的根本之所在同样出自马亲王之手,同样精彩的故事,本文引起了我们继续阅读的欲望。
荐语如下:
仅凭明史四十字,马亲王便脑洞大开,演绎出了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这寥寥数字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深意?!此篇书评让我一睹为快。
看题目,看书名,我就爱了。几年前,我偶然看到罗胖儿采访马亲王的视频,使我对“长安”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当时我就想,如果历史都能这样讲,又有谁会不爱?!在他的口中、笔下,历史不再是史事的累积,而是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历史人物的鲜活生活,拉近了我们跟时间的距离。
看书名“两京十五日”就知道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历程,读到太子朱瞻基使我想起了《大明风华》中朱亚文饰演的太子形象。想来如果此书能拍成电影或电视剧,肯定也很有看点。“长安十二时辰”的十二时辰都能拍成48集的连续剧,这惊险的十五日更应是大有文章可做,不过,读书打开了我们想象的空间,体验更丰富。
作者很独到地抓住了“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句在书中出现了三次的话,将主题渐次深化——国之根本,民之为本。三千多字的文章,我一字不落地读完,仍感觉不过瘾,有机会一定找书来细细读。
一句话出现在书中三个不同的场景,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太子遇险时的他人激励,太子救援时的自我勉励,以及太子脱险之后的感慨。谨记百姓在心的朱瞻基,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太子的胜出不是天意,而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归。因为太子“一心为民”的为君之道,才在十五日星夜奔驰的艰辛逃亡路上赢得了各种人等的鼎力相助,即便是曾经的仇敌,也成为了共同奋斗的战友。作者的笔触紧紧围绕着四人组成功的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民意就是最大的天意。写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道出了在关键时刻,落魄小人物也能决定历史大格局,历史的走向终归忠于民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