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她想买套房
今天感恩节,朋友圈一片感恩。老师在微博发着年轻编剧如何做人生抉择,导师依旧发学术动态,认识的几个作者依旧感慨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而我们日子波澜不惊的继续上课。
下午的课挪到晚上,午睡正酣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匆忙下床跑到外面接听。电话开头温馨和煦,直到她说,可不可给家里打10000块钱,我直接拒绝,因为自10月份辞职后我一直在坐吃山空。
像几天的预演,她开始暴躁,痛斥我的不懂事,只知道上学从不为家里着想,24的大姑娘一点忙都帮不上家里。握着电话静静听着,等她说完,无法言语些什么只能倾听。
神在造人时会将人按照前世所做善恶事分为几类,托神厚爱,我虽没被分到第一等也没做成最末等,我的家境有点差但还不至于揭不开锅,买不起房但吃得起饭,买不起车但能乘公交。老家有所建筑得很好的房子,它可以让我在回家时有屋可住,如果一切按照这样进行,我本可以没有这样的烦恼,直到三年前父亲去世,家中失了顶梁柱,已经内退的母亲在床上躺了一个月后选择进城,直到三年后弟弟到了娶媳妇的年龄,我家需要在城里买套房子。
城里买房,这是刚需。在男多女少的北方小城房子意味着媳妇,彩礼可以少,首付一定得有。母亲是从去年起开始关注房价,隔段时间她会去工作不远的房产中心看看问问,终于在瞄好一个小区后,她说她要在明年年底给弟弟付上首付14万,而弟弟则被送到天津的开发区里面打工。去年我家刚刚将父亲住院欠的钱还完,那个时间我正上大三,校内打工校外兼职,每月留下生活费后就把钱打给母亲,那些钱不多,有时几百有时上千。我知道母亲每月给自己的生活费只有500,也知道她过得艰难。每个月她发工资后会请半天假坐车到信用社把钱放到存折里。她不会用ATM机也没有银行卡,这个80年代的中专生在父亲走后本能抗拒一切新鲜事物也没有再写过诗。
她说她只有一个目标,好好赚钱给弟弟在城里付个首付。
几天前,母亲微信发语音说她要去给弟弟付首付了,不太会用微信的她还在朋友圈发了个开心的斗图。我试探着问她最近有没有去看房价。其实今年夏天在陪朋友看房时,我问过母亲看中那个小区的房价,17年1月到7月间,每平涨了2000左右,小城传言是隔壁地级市的土豪团来炒的房,因为小城的GDP下降了。我把自己知道的告诉母亲,也将在楼市工作的同学电话给了她,可她还是执拗地去了房产中心,晚上给我打电话说14万只能付一半多点的首付。第二天,姨发消息说母亲低血糖晕倒了。看到消息那刻,想到高中语文读物上想买新车的骆驼祥子。
母亲晕倒后,开始每天和她打电话,以前我们每周通两次电话。也许是因为身边没有可说的人,也许是对这个世道的无奈,她想不通,房子还是那么栋房子,怎么一年半的时间里涨了这么多。想不通就开始暴躁,暴躁就要有对象倾听,而我是她亲闺女。隔着电话她问我一个研究生出来每月能赚多少钱,我答不上来。母亲一直认为现在的研究生还是那个她们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所以在我考上研究生很诚恳的和她说,研究生还要交学费时,她下意识觉得我在逗她。母亲起初只是开玩笑小声说,那你读研有什么用呀,然而随着谈话继续她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激动,就开始嫌弃我这么大个姑娘给家里帮不上一点忙,读完大学还要读研,读出来又赚不着钱,一点都不体谅家里。然后开始哽咽,哭过之后会向我道歉,然后我们挂掉电话,第二天聊天继续。
我不知道这种聊天能够改变什么,因为我已经把工作辞了,公司那边需要一个一天24小时随时听命的员工,我是个白天上课晚上读书每周交报告的学生。所以我无法给母亲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帮助,只能透过网线发些只言片语的文字,通过电话听她倾诉。可是,我想念那个写诗弹琴的母亲,想念那个教我夏日画荷的母亲。
今天感恩节,我问母亲你有什么愿望呀,母亲说她想在城里买套房。
最终,我们都是在生活重压下勉力前行的孩子。
感恩节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