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亲丨窘迫

父亲丨窘迫

作者: duqiangdei | 来源:发表于2023-08-31 21:38 被阅读0次

    在内蒙中西部,人们将乞丐称为“讨吃子”,那些好吃懒坐的人也称“讨吃鬼”,其中有些微妙。

    小时候村里经常有讨吃子,有跨省的,也有本地自产的。

    在那年景不好时,为了度过缺粮少吃的日子,村子里经常会出现这些“讨吃子”,有的单打独斗,有的挈妇将雏。

    安徽凤阳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每年都会有安徽凤阳的乞丐来到这里行乞,后来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是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发起的。(没有地域黑的意思)

    特别是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我唯心的认为,朱皇帝一人的龙运,造成了凤阳几百年来的灾难,感觉有点罄竹难书。翻开《明史》那个叫朱五四的皇帝,从出生后也为吃饭发愁,不得已,当起了讨吃子,看来凤阳那些灾难的历史,不能记在这个数学成绩很好的皇帝头上。到是丐帮帮主,非朱皇帝莫属。

    讨饭吃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挨门逐户要米要面,他们到了农户的院中,看到年老的,就会喊着:“大爷大娘给点吃的吧”;看到年轻的就会喊“大哥大嫂帮帮我吧”。

    对于那些能说会道要饭人,每天见人就叫大爷大娘的,多少有点斯文扫地,于是这些讨吃子来到你院子中,先来一段“莲花落”,然后再开口要米要面,看似公平合理的,道出了一种平等。

    那时村里的文化活动一片荒芜,看“讨吃子”唱“莲花落”也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事情,每当有能说会唱的 “讨吃子”,人们还是很喜欢的。没事的村民们会跟随着“讨吃子”挨家挨户听着他们唱的“莲花落”,有时还提出自己要求的曲名,一般只要他们会唱,都会满足村民的要求。这样的“讨吃子”总是比那些不会说唱在村里受欢迎,索要的米面也会多了不少。

    村民们日子也不富裕,用手抓上一把莜面或白面放到他们的口袋中,灾难面前,人们是没有什么讲究的。

    母亲心软,看到这些“讨吃子”,总是用小碗从泥瓮中舀面,母亲说这样比用手抓面要体面点,父母家庭很穷,自然明白穷人的生活。

    母亲是富有同情心,她喜欢帮助别人,这点上父亲就与他不同。

    “他们没办法,如果有一点办法,谁愿意低声下气去讨吃。”这是母亲每次给“讨吃子”舀面后解释的一句话。

    1961年,大食堂经过两年多的尝试中关门了,集体生产采用了工分制的分配方式,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根据劳动强度和生产技能,每一工作日,参加劳动的村民都可挣得一定的工分,这些工分关系到全家口粮的领取和年底的分红。

    那年父亲因“布病”不能下地劳动,自然没有工分可挣了,只有母亲出去挣工分,家里有三个孩子,吃饭都成了问题。

    布病又叫布鲁氏菌病,布鲁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村民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

    父亲冬天的工作就是饲养员,晚上早晨喂羊,夜里接羔,照顾刚出生的小羊,不小心被染了。五口之家的生活重担就落在母亲的身上,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过年时,家里只杀了一只公鸡,三个孩子眼巴巴地等着正月初一吃顿饺子,母亲就用红罗卜丝加点素油为饺馅做了素饺子。

    那只公鸡不能吃,每年的正月亲戚们相互吃请,公鸡是请客之用的。

    煮好饺子后,大姐只吃了一口,一推饭碗嚷嚷道:

    “饺子没肉,什么饺子。”

    说完就气唬唬地去了大爹家。

    二姐和哥哥可没有去的地方,饺子虽然没有肉,那也比麸皮馒头要好吃。

    过年的“讨吃子”一般会在正月初三来村里要饭,这几年年景不好,初一就有“讨吃子”早早上门了。

    距我村南边四五里路有一个村庄,杨喇嘛是该村的一个“讨吃子”,一生都在要饭,称得上是“讨吃专业户"。只要农闲时就会出来,很是敬业,学习能力强,且终身学习。

    杨喇嘛从十来岁就外出要饭,开始时走街窜巷,在“大爷大娘、大哥大嫂”叫声中讨生活,后来不断学习其他讨饭人的行乞本领,推陈纳新,创新了自己的风格,逐步向要饭艺人过渡,讨饭时又说又唱,说唱之词信口拈来,人们都十分喜欢他要饭的风格,也不将他看作是一个单纯的要饭人,而是一个艺人。

    由于他是家离的近,最先到了村里,来到父母家时日头已经升高,一群大人小孩簇拥着走入了院内。

    杨喇嘛身穿白茬子旧皮袄,黑色的大裆棉裤前后突出,腰中系着麻绳将皮袄紧紧地裹在身上,左肩上披着一个油腻腻的看不出什么颜色的褡裢,站在父母家的院子中央,将插在麻绳腰带上左右两端的竹板和竹落子取了下来,呱嗒呱嗒地打了起来。迈步向窑前边说边走:

          一进大门走三走,

          前后左右瞅一瞅。

          东边粮满垛连天,

          西连猪羊填满圈。

          抬起头来向前看,

          主人娃娃福气满。

          东家发财啦——。

    走到了窗户前停了下来,右手竹板翻飞,左手振动着竹落子,唱了起来:竹板一打响连声,东家就是那好命人,院子的对子红茵茵,窗花糊的花生生,家里打扫的亮晶晶,炕上娃娃精灵灵,过年的饭菜香烹烹,家人个个喜茵茵。

    东家吉祥——。

    向前一步迈,东家喝酒我吃菜。

    向前两步迈,点心送我两口袋。

    向前三步迈,炸糕烧肉数着给。

    向前四步迈,拿点烧酒让我醉。

    向前五步迈,主家发财没例外。

    向前六步迈,老杨祝福实现快。

    杨喇嘛的竹板停了下来,高喊:东家过年好。

    母亲急匆匆的端着碗走了出来,碗中放着三个点心(圆圆的馒头,在中心点有红点)。杨喇嘛看着碗中那外皮发青的点心,就知道点心内部包着麸皮面,摇着头唱道:

    “过年时节心欢喜,麻花炸糕准备齐,摆在桌上盼客到,东家老杨两家好。”

    母亲低着头返回了窑洞中,过了一会,将一盘发青的熟饺子端了出来懦懦道:“家里没有炸糕和麻花,给你点饺子吃吧。”

    杨喇嘛用手拿起一个饺子,放到了嘴里,嚼了几下就咽了下去,唱声道:

    “唉,大嫂的心意老杨明,东家是个好心人,今年饺馅味儿清,明年的肉饺端两盆…”

    杨喇嘛转让过身,将竹板和落子插入腰中就离开,听唱的人们也离开了,只留下母亲端着盘,呆呆的站在那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亲丨窘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gz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