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关键人物】
女孩A,女主;
女孩B,女主儿时玩伴,一同考上医学院,未毕业,卒;
女孩C,女主医学院同学;
男孩A,女主医学院同学,多年后女主的boyfriend;
男孩B,同为医学院同学,女孩B卒的导火线;
男孩C,亦是医学院同学,男孩B的挚友。
【剧情概要】
早年在医学院,
男孩B侵犯了酒醉的女孩B,
男孩A和男孩C都在围观,且不觉龌龊,
还拍了视频,且散播。
女孩B事后控诉无果,
抑郁而终。
女孩A退学,原因有二,
一是愧疚当晚没有和女孩B在一起
——或许能避免女孩B的不幸,
二是为了照顾被迫退学的女孩B,
却没能挽回女孩B的更加不幸,
于是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一直深陷忧郁,
无法自拔。
反观男孩A,一路风生水起,
出国,事业、爱情双丰收。
转眼间,女孩A已芳龄30,
无事业——咖啡馆雇员,
无爱情——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生日唯一礼物是父母送的拉杆箱
——寓意“早点滚出这间屋子……”。
整天头脑里设计的就是晚上到酒吧装醉,
等着登徒子捡尸,
然后在关键时刻突然清醒,
让登徒子心理难堪、生理难受。
如此这般,看上去也甚觉无趣,
只不过在她的小本子上划上一杠。
镜头呈现小本上已有多个“卌”,
看来登徒子人数众多,
可见天下男人特别是酒吧里的没一个好东西!
一日,
男孩A偶过咖啡馆认出了女孩A,
忆往昔,依旧迷恋她性感的外貌,
逐约她同进午餐。
女孩A在经历了生日礼物风波后,
决定接受男孩A的邀请。
当然,
约会第一天的下场是男孩A操之过急让女孩A失望透顶,
他们有了第一次分手。
思前想后,女孩A琢磨可能是误会男孩A了,
于是主动至男孩A工作的儿科诊所与之复合。
男孩A开心,与女孩A聊起昔日同窗近况,
于是女孩A得知男孩B已经从国外返回,正在准备婚礼。
悲怆往事涌上心头,女孩A失魂落魄,
也许是想弥补遗憾,
一夜思索后,开始行动。
行动I:约女孩C一起午餐
两人已经多年未联系,
如今重逢,女孩C甚是感慨。
女孩A问女孩C是否还记得女孩B的遭遇,
女孩C置若罔闻,
言语中却透露这是女孩B咎由自取。
图片取自豆瓣
女孩A听出来了,
女孩C的观点是“醉酒的女孩没有一个是值得同情的”,
于是女孩A趁女孩C喝醉后,
雇请了一位局外人将女孩C带至酒店房间……
行动II:拜访女院长
今日医学院的院长还是当年那位女院长,
女孩A以想重返医学界为由登门拜访,
女院长热情接待。
女孩A说自己原先就是医学院的学生,
却因为女孩B的遭遇而选择了退学,
问女院长是否还记得女孩B?
女院长说记不得了(这是关键)。
女孩A继续问是否还记得男孩B?
女院长很开心地说当然记得,
而且前两天男孩B还作为优秀毕业生、
以及当今医学界的成功人士,
在学校里做了一次演讲。
在女孩A的继续追问下,
女院长有点不耐烦了,
说类似女孩B的遭遇在学院每周都会有人控诉,
但往往证据不足,
且也不可全信一己之言。
女孩A听出来了,
女院长的观点是“对于捕风捉影的事情,宁可信其无,也不要去影响一位优秀学生的前途”,
于是告知女院长,
在这次拜访之前,
已将女院长的漂亮女儿送至某酒店房间,
房间里还有一群喝酒过量的精力充沛男孩……
行动III:追责男律师
男律师当年昧着良心帮男孩B打赢了这场官司。
而且不止这一场官司,
类似的官司给男律师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此类官司也很容易打赢,
特别是在网络盛行的年代,
只需要从网络个人空间中下载几张女孩曾在酒吧喝醉、
或者行为不规、穿着不检的图片,
便能得到陪审团的一边倒。
图片取自豆瓣
如今到了这个岁数,
男律师忽然良心发现,深深自责,
导致他选择离开律师事务,
且在家中等待当年一些受害者的追责,
正巧,女孩A此时上门了。
听了女孩A的介绍,
男律师不假思索地说出了女孩B的姓名,
且深深忏悔。
可见那些案件如噩梦般长期折磨着男律师,
使其夜不能寐。
女孩A听出来了,
男律师真的在给当年自己的造孽赎罪,
于是,原谅了男律师。
行动IIII:探望女孩B的家人
女孩B的母亲和女孩A一起回忆了两个女孩儿时的玩耍,
最后,女孩B的母亲劝告女孩A该放下这一切了,
人的一生不能一直颓废,
还是应该好好过日子。
图片取自豆瓣
女孩A释然了,
决定放下这个心结,
于是开心地将男孩A带回家中与父母一同聚餐,
其乐融融。
图片取自豆瓣
然而好景不长,
女孩C出现,带来了当年的一段视频,
彻底打破了女孩A对未来的憧憬,
于是女孩A决定:执行“行动卌”。
图片取自豆瓣
谁也无法预料的是,
行动卌的结果是男孩B杀死了女孩A……
【观影后感】
剧中女主的遭遇和感受与我们的日常相距甚远,也只能从影视剧中才会看到。在类似的女性复仇题材的影视剧中,多数结局都是大快人心的,复仇成功,功成身退,最糟心也就是恶人得到制裁的同时,主角也被及时赶到的JC拘捕,毕竟触犯了法律必须得到惩戒。而像这部的结局,却是异常少见的,所以观感有点新奇。
从个人角度来说,觉得有些惋惜。
一是惋惜女主长年沉溺在懊悔之中:整日的颓丧,酒吧被捡尸、带回家诈尸这种行为已经有些超乎常人举止。虽然片中每次女主都能抽身而退,安然无恙,窃以为这只是完美情况,殊不知有些捡尸者本身就有点变态,得不到的下场可能会直接大打出手,岂不是自讨苦吃。片中女主笔记本上大量的“卌”,貌似功劳无数,但都是编剧思维中的理想状态。人这一生不能只为一件事情而活着。
二是惋惜女主的结局:虽说片尾的反转,恶行终能得到惩罚,可与之相比,女主的人生以及父母的期待、期望和期盼,都黯然失色。所以,结局也是编剧思维的一种理想状态。
不值!
不是说片子不值得看,而是觉得用自己的人生去换取造孽者的制裁,不值!
正如片名《前程似锦的女孩》,女孩A和女孩B都是医学院的学生,在常人眼里都前程似锦,可却如此下场,唏嘘、惋惜!
因此,刚刚看完时,心情是起伏的,感慨颇多,想说的颇多。
现在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了,舒服了。
归纳一句话: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再一想,这些都是编剧思维中的理想状态,那便更加释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