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前,我当了一回师傅,前两年我又当了一回徒弟,现在想来说说师徒之间那些事。
在教书行业,教师对学生可谓倾囊相授,不遗余力,所以教师被称之为世界上最无私的工作者。教师辛苦劳累都是为了学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金榜题名,老师便喜欢以功臣自居,觉得有无上的荣光,甚至还颇为自己在背后默默付出、运筹帷幄而自我感动。
对于教师,学生的成长便是他们能力的彰显。正是看到了优秀教师的强大能量,学校希望以传帮带的形式让他们带动更多的教师快速成长,于是就有了所谓的“师徒结对”活动。
徒弟是教师中的新秀,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师傅是教师中的前辈,资历高,能力强。如此,强强联合,有时是能产生更强大的力量,但有时却未必。
新秀们愿意向前辈靠拢,但前辈却觉得达芬奇尚且要从好好画鸡蛋开始,这些后来者是否步子迈得有点大?当新秀们想搞点教学创新时,前辈便提议还是要扎扎实实地回归教材,狠抓基本功;当新秀们对前辈的教学理念提出异议时,那就好比阵前叛变,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轻则师徒关系疏远,重者被冠以离经叛道的罪名。如此,师便不再有师者之尊,徒便不再有徒者之敬。
这般令人尊敬的前辈,为何对学生和徒弟的心态如此不同:学生独得其厚爱,徒弟难得其指点。这些年,先后当了师傅和徒弟之后,我才渐渐明白,那可能是因为:名师易造,圣师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