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别人需要帮助,自己就忍不住的冲上去。哪怕牺牲自己和自己的家人,也想帮别人达到别人的目的。
这个问题我知道不好:好为人师、自以为是……
但是在当时当下的那种情景下,我感觉这个就好像是自己的事情一样,如果不去做的话,心里就会感觉特别难受。
就比如一个朋友家的孩子,在写家庭作业方面显得很困难、不想写、很排斥。我就赶紧帮人家想办法,甚至让他们家孩子和我家孩子一起写作业。我忽略了我家孩子的感受,就简单的认为,一个人写作业也是写,多加一个人也无所谓。我儿子就显得比较排斥,因为那个小孩的界限感不是特别清晰,所以我家儿子和他在一起感觉不舒服。
一起写家庭作业,对于对方家长来说,是有目的性的:写完、写好、并且成绩也得好。
但是对于孩子写家庭作业这个事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不想写,拖拉、磨蹭,肯定是有原因的。通过对这个孩子的观察,他不想写的原因是在于:他比较缺乏别人对他的关注与肯定。他想被别人看到的需求度很高。但是,家庭里、学校里满足不了他的内在需求。潜意识里就会去尝试:用自己认为别人能看得到的行为方式,来取得别人对他的关注。每个人都想让自己好,我想这个孩子以前肯定也努力过,只是他努力的时候老师或家长没有及时看到,或是没有积极的正面回应他,所以他就用他自己认为别人能看得到的方式来表现自己,他的目的达到了:“被别人看到了”。久而久之在这方面的自信就会降低,是因为他在意的那些人,强化了他的缺点,他就会在被强化的那这些事情上越来越失去信心。
处理这类孩子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很高效的捷径。只有在生活中多看到孩子的优点,并且多强化他的优点。点燃他对自己的希望,当自己自信起来了,做什么事情就都不难了。
但是这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只有这个孩子知道。在这期间最主要的就是家长耐心的陪伴。
而我作为一个他父母的朋友,如果想解决这个问题的话,也只是表面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他自己的家庭氛围和他自己父母和他的沟通、交流模式。
于是,下定决心、调整心态,把孩子出现这方面问题的原因,引导家长梳理清楚,让他们自己参与到孩子的辅导当中,不给我自己加太多的码。至于这个孩子的问题,如果父母重视的话,他们会去做相应的调整。如果父母不把它当回事,我就是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孩子毕竟是家庭的产物,最终还是要回归家庭的。
这一系列的家庭教育问题,早在前10年就知道,但是和朋友聊起来之后,自己还是把这件事情揽到了自己的身上,把自己的时间占得满满的,还影响到了我自己的家庭,以至于好几次都忘记去接二宝放学。
有一句话形容人的倔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回想起这件事情,我挺感谢这次的“南墙”,内心明知道它是“南墙”,还想去撞一下,感受一下,挺痛的,回头吧!
以后再遇到事情,我可能会去思考一下再去做决定。
谢谢你“南墙”,我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