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是由著名导演李安执导的首部武侠片,该影片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融入到电影艺术当中,这是影片的一大魅力所在。尽管是李安拍摄的第一部武侠片,但无疑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不仅在国际上获得了多项大奖,也在武侠片的拍摄手法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将人文内涵与侠义精神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展现了感情与道德伦理、个人欲望与江湖道义、爱与恨交织的复杂情境。
在武打的设计上风格多变,镜头运用节奏有致。首先,玉娇龙与俞秀莲的打斗干净利落,招式新颖,运镜方式不断转换,镜头景别切换也十分频繁,再配上激烈的鼓声音乐,促使节奏逐渐加快,步步紧逼。正因为这样,长达五分钟的打戏,让观众看的毫不厌倦。然后一个俯拍远景,也让我记忆犹新,俞秀莲一个人立在四面墙逼的中央,音乐猛然结束,空荡荡的画面,恢复到夜晚原本的寂静,表现出俞秀莲的失落感。而玉娇龙与李慕白竹林一战,二人在竹林上仿佛无地心引力般的飞跃激斗,全景、近景以及远景的交替变换,尤其是慢镜头近景的运用,将战场竟变成了情场,加上绿色竹林的背景,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情愫,以剑蕴情,手法非常奇妙。在中国的传统里,竹子象征着君子,这与李慕白的风格恰好吻合,也正为这场情感的博弈提供了完美的环境。
这部影片在色彩方面独具特色,处处充满了东方韵味。以冷色为主拍摄的几个大远景就像中国水墨画一般,空朦的江南水乡,轻烟缭绕的竹林,辽阔的塞外大漠,给观众带来一场美好的视觉盛宴。在人物的服装上,导演也别有用心,玉娇龙从小姐装扮到女扮男装、李慕白一身素白、小虎的红色服饰、碧眼狐狸的黑色装扮,让不同人物的不同形象更加丰满,也象征着人物的一次次转变,体现了剧情的发展与转折。
《卧虎藏龙》表面上是关于武侠,实际上是对人生、情感、道德、欲望之间的探讨,最大的矛盾就在于人性与江湖道义之间的对抗,李慕白与玉娇龙之间的欲望情结受到种种束缚,有来自江湖的,来自俞秀莲的,还有来自自身的。当玉娇龙问李慕白:“你要我还是要剑”的时候,李慕白还是没能突破现实礼教,他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他把最后一口气也用来欺骗自己,因为江湖道义让他始终认为他爱俞秀莲才是对的,致使到最后也没能得道,遗憾死去。影片的结局是开放式的结尾,玉娇龙跳下了武当山,但在她跳下之前,她问罗小虎那个“心诚则灵”的传说,说明她通过李慕白的死,她更深的理解了这个传说,也就是所谓的得道,最后她跳下了悬崖,悬崖云雾的缭绕,就像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得道成仙。
卧虎藏龙说的不仅是江湖,更是人心。江湖上的龙虎可以被消灭,而心中的龙虎可以不断咬食着精神,也许打开它的笼子,把它放出来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