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210/285a0d2c232a6caf.jpeg)
1862年德川幕府买下英国帆船阿米斯迪斯号改名千岁丸派到上海,探索外国的贸易模式,想进行实验性通商。
这本《1862年上海日记》收录随船的纳富介次郎、日比野辉宽、高杉晋作、峰洁、松田屋伴吉、名仓信敦的详细日记,记录颇得要领。每一天发生的事情,上海城内外的实际情况,战事,金融,民生,风俗,文化,观察多面,记述详细。
![](https://img.haomeiwen.com/i48210/c5e58743e3e5c766.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48210/f4a9693b00f2ee85.jpeg)
他们看到曾被日本作为师长而崇仰的文明大国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占而变得千疮百孔、不堪一击,受到强烈的震撼,深感攘夷卫国的紧迫,多次感慨上海形势内受长毛贼危害,外受洋人制约,清人无地位,连城门都由英法军队来守。
日比野辉宽写道,
国内之贼托外夷找,何等失策也。
嗟夫!此乃以野兽驱逐野兽。
高杉晋作回国后自作主张向荷兰订购一艘蒸汽船。
![](https://img.haomeiwen.com/i48210/30c3320db8651e09.jpeg)
他们在上海也都深受糟糕的卫生状况之苦,饮河中浊水导致同行两人染病身亡,多篇日记中提到满街臭气污秽,大瓶汲水,投入石膏或矾石后饮用。峰洁写道,
上海粪便满地,泥土埋脚,臭气刺鼻,其污秽情形不可言状。
![](https://img.haomeiwen.com/i48210/28fd4596a598bbdf.jpeg)
他们与在上海或逃亡至上海的文人笔谈,了解上海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城市布局、人口分布、教育制度、百姓生活、军队装备等全面信息,也结下了友谊。
笔谈清人有施渭南,顾麟,顾翯,陈汝钦,华翼纶,谢公桓,尤克勤,周士锦,春舲等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8210/cc3c28432798878c.jpeg)
这本好书亚马逊还有售。
题图为洋泾浜,当时是英法两租界的分界,1915年租界当局填河拆桥筑路,成为今延安东路,洋泾浜从此消失。来自“华声论坛»[图说历史|国内]»老上海影集—昔日洋泾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