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751316/227246b19cb0196a.jpg)
世上有多少孩子是希望父母离婚的?应该很少吧!
小学生航一和龙之介兄弟俩就不希望,虽然他们的父母已经离婚:哥哥航一跟着妈妈搬回了外婆家,而弟弟龙之介则自愿跟爸爸回了他的家乡福冈博德。
外婆家在鹿儿岛,紧邻一座时刻想释放洪荒之力的活火山。几乎每天,家里的阳台、窗棂、学校操场上都要积一层厚厚的火山灰。衣服干了又得重洗,窗台要擦,操场要扫……航一由此更加想念爸爸和弟弟,想一家四口整整齐齐、重新回到大阪居住。
龙之介和哥哥的内敛沉稳截然不同,他更像只精力旺盛的小猴子。他每天除了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当乐手、生活比较白痴的爸爸,还要种自己的蔬菜,还要像风一般在校园里奔跑……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每天都在努力让自己快乐。
两兄弟在分别半年的时间里,都有了自己玩得好的小伙伴,但他们之间还是经常通过电话交流:
航一:“小龙,爸爸周围没什么女人吧?”
龙之介:“没有,你放心!”
航一:“你跟着爸爸,是不是就是想替妈妈看着他?”
龙之介:“也不全是……”
诸如此类可爱又有点心酸的对话,是小兄弟俩的日常。
六年级的航一班级,有一次班主任给大家布置了个家庭作业,是写一篇关于愿望的作文,由此引发了小少年们对愿望这个东西的思考。
与写在作文里的当科学家、当老师、当工程师等职业愿望不同,私底下,孩子们之间吐露的愿望则更听从自己内心:
航一:我希望火山爆发,这样我就可以和妈妈搬回去和爸爸、弟弟一起住了。
航一三人组之一福本佑:我希望和图书馆的幸知老师结婚(???这是其他两小朋友当时的反应)。
航一三人组之一大田真:我想成为一名棒球运动员,就像XXX(一位棒球明星)那样,我现在已经和他一样,早餐只吃咖喱饭了!(……其他两小孩反应)
另一边,弟弟龙之介的朋友们也在谈论自己的愿望,有的希望自己不用费什么功夫就会画画,有的希望当演员,还有的希望自己很会跑步……
不光孩子们,大人虽然没说出来,但他们心里也有自己的愿望。
航一的妈妈,希望两个孩子都能和她在一起。
航一的爸爸,希望他们的乐队早日能突破地下,红起来,这样就可以养活一家四口人。
航一的外公,心中也“还有一团火在燃烧”,他希望能重振自己和式糕点的事业。
大家都在为了自己的愿望而努力,虽然孩子们有时努力的点很奇怪。
航一画了一张火山的画,贴在卧室墙上,每天睡前虔诚祈祷它爆发。
福本佑偷了幸知老师自行车的铃铛盖,然后找机会还给老师,说捡到的,换得和老师“搭讪”的机会。
大田真,倒是多花了时间在练习棒球技巧。
……
有一天,航一偶然听同学在谈论一个话题:
贯通鹿儿岛和博德的九州岛新干线即将全线开通,开通那天从博德南下的飞燕号和从鹿儿岛北上的樱花号首次交错而过的瞬间将会发生奇迹,据说那是时速高达260公里的交错,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目击这一刻的人能够实现他的愿望。
航一深受启发,便召集三人组制定了一个“奇迹计划”。弟弟在纠结了一阵后,也带领自己的朋友们一起参与到这个计划中。
那么,奇迹计划是如何实施的,奇迹到底有没有发生呢?
日本电影《奇迹》,将会带你寻找答案。
《奇迹》是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自编自导的一部作品,就是那个导过《如父如子》、《小偷家族》等优秀影片的是枝裕和。
这部电影虽说是“为了庆祝日本JR(日本铁路集团)博多到鹿儿岛中央的九州新干线全线通车的‘命题’作文”,但“庆祝”得非常巧妙:
把“标的”只作为一个经常性提到的概念,而一群普通人的生活才是电影的主题,尤其是特定环境中的孩子们的想法、做法,以及周围大人们所给予他们的暖心理解和支持。
整部电影用镜普通、轻松,基调欢快、明朗,观众会不由得跟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心里轻快起来。影片里唯一惹人哭得稀里哗啦的地方是,妈妈喝醉后电话中问小儿子龙之介为什么不跟她要跟爸爸,龙之介说妈妈总是说他太像爸爸,他以为妈妈不要爸爸了,那一定也不喜欢像爸爸的他。导演用这个小情节,偷偷道了些离婚家庭孩子们的酸楚。
电影中还有些金句台词,如:
世界上总有地方能容下没用的东西的,要是所有东西都有意义,你会窒息的。——龙之介爸爸
喝醉了喝什么都一样,还不是都变成尿!——航一外婆
火山爆发是它还活着的表现,所以就得时不是把能量释放出来!——航一外公
作为一部亲子电影,观看时最好一家人整整齐齐一起看,尤其是有小学生的家庭。
祝,观影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