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世界因原始而美丽,乌托邦曾经存在过

世界因原始而美丽,乌托邦曾经存在过

作者: 追随风前往心之所向 | 来源:发表于2018-12-25 17:46 被阅读1次

乌托邦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完美世界,据说那里的人生而平等,财产公有按需分配,管理者由众人选举产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祥和,历来为处在阶级社会里为生活而艰苦奔忙的劳苦大众还有追求精神文明的学者大家们所追捧。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乌托邦所描述的幸福家园各有所异,但基本都反映了公有和平等两大主旨。

虽然乌托邦是梦想中的国度,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地方。可是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的确有过类似的发展阶段,不拘于哪个大洲,哪个人种或者哪个民族,几乎所有的地区和人类都出现过这样的乌托邦。只因散落各地的人类生产力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其各自的乌托阶段有了时间差异,有的完成的早,有些至今还存在。

那么乌托邦具体发生在什么阶段呢?其实真正符合乌托邦描述的就是处在人类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氏族公社阶段。不要看到原始二字就认为当时是野蛮不开化的,正是因为原始所以才简单而美丽。

这里的原始指的是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技术原始:或是狩猎采集,或是刀耕火种。原始的工具和生产方式决定了那时候的人类不可能养活很多的人口,因此在广袤的土地上人口非常稀疏,而且每个人类社群的规模都不大。一般来说每个群体都是由二十到一百人为一个群体,他们再由几个家庭组成。这些人通常一起打猎一起采集食物,男人打猎女人采集,其中打猎收成不稳定,不如妇女负责的采集任务重要,采集来的食物在总收入中占到70%以上。由于采集的重要性导致女性地位高于男性,所以有一段时期,人类是母系社会。男性只是家庭的劳动力和家族附庸,即便是有了孩子也属于女方家族独自抚养,男子要回到自己的家族去照料母亲和姐妹的孩子。即便后来进入铁器时代,这种遗风依然存在,比如好多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外甥尊重舅舅的习俗,我们中国人就有亲戚之中舅舅最大的说法。理论上来说,舅舅的确比叔叔伯伯的亲情更靠谱一些,因为舅舅必定是血亲,而叔伯未必一定是(存在风险)。尤其是进入父系社会后,叔伯之间经常为了争抢家族财产而发生龃龉。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分配方式,处在这个阶段的人类往往会根据每个成员的需要来平均分配获得的食物。除了猎取到动物的男子可以获得猎物的某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部位(比如象牙可作为某些部族男性成员的成人礼物或者求婚的彩礼,见俾格米人的风俗)做为奖励之外,剩下的绝大部分动物器官要平均分配给每个成员。也就是说,无论是失去劳动力的老人还是没有劳动力的小孩都可以获得一份。

至于社会地位,他们之间无疑是相对平等的。当然这种平等是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讲的,那时候的人按照年龄来划分等级,年长者自动获得较高权威,但也仅仅是较高的发言权而不是物资的更多占有权。实际上在东非某些部族里依旧存在这种年龄阶级划分,那里的人们把12岁以上的男孩划为初级战士,十几年后也就是在将近三十岁以后才能自动升级为高级战士,再高级的阶层是长老和高级长老,社群的重大事务由长老们负商讨决定。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只要不生大病不死于意外,他就能把整个阶级都体验一遍。

以上是制度的完美,更令人敬佩的是那时候的道德水平。尽管科技不发达,居住环境相对恶劣,但是处在那个阶段的人却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而且完全忠于彼此,不存在出轨等败德行为。这种社会模式依然存在于中部非洲刚果雨林中俾格米人当中,不过这种文化面临外界文化的入侵,现代化是把双刃剑,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对俾格米人来说未必是件好事,但他们有享受现代文明的权利。

社群成员之间往往是礼貌而和睦的,在这种社会氛围的熏陶下,他们的孩子也自然而然变得谦恭有礼,因此他们实际上是在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而不是像现在的人一样单靠讲大道理。据人类学家于上世纪初期观察东南亚地区的原始土著部落生活习俗后所讲,由于土著人的语言中没有脏话词汇,所以土著们很难因为言语冲突而引起肢体冲突。即便真的愤怒到极点,当事人也只是拿起弓箭射向对方身边的空地,或者干脆打砸属于自己的财物来发泄怒火(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要毁坏自己的东西,按他们的逻辑来讲,破坏自己的东西不会引起对方的愤怒,反倒可能会让对方惭愧)。

我国曾存在过类似的原始公有制社会,他们就是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两岸的猎民们。解放前,这群人以几个家庭为一个单位,驱赶着驯鹿在山林里游牧,同时还渔猎采集:猎取动物后食肉再将皮子同进山的商人换取生活物资,他们还割取桦树皮制作容器,在缺少猎物的时候就凿冰打渔。凭借着地广人稀的优势,这些人过得富足而快乐。而地处中原大地,文明古国心脏地带的人民虽然被传承了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所熏陶,却过着被剥削和压迫的悲惨生活,可见进步并不意味着幸福。

在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制下,人们享受着原始的平等和民主,由简单的部族习惯法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是不是很美好啊!

可是这一切都只能发生在群体规模很小的前提下,几十上百的小社会才可以保证群体的富足和安定。可是一旦人口突破一个界限,群体所在的地区就难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矛盾就会爆发,此时必须分流迁徙。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曾经提出的小国寡民的概念,其实就是依据这种社会现象提出的。

纵然原始社会听起来千般好,我们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待。看似美好的原始乌托邦其实建立在人口稀少和物质水平不发达的基础上。分散的人口阻碍了文明的诞生,人多力量大,才能完成以前做不成的壮举,比如建立城池,修建水坝等改变自然的举动。简单的渔猎采集就能养活成员的惬意生活固然美好,可也磨灭了人的创造性和危机意识,一旦气候或者地理环境发生变化,这些人如果不能改变就会灭亡。

随着人口的迁徙,有些远走他乡的人类发现了适合农耕的土地后选择留在当地定居而不是四处渔猎采集。农业和定居让人类有了私人财产意识,因为有了吃不完的剩余食物,这些食物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别人的劳动力。于是有人因为不善经营或者种种原因而成为奴隶,还有些自耕农虽然是自由身但是比不了大地主而产生贫富和贵贱差异。人类走出非洲发展的第一个农耕文明可能就是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文明。

进入铁器时代之后,农业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但为了获得更多土地,人们也用这种黑色的金属进行了无数次战争。技术进步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由此开始反噬,美好的乌托邦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那么大家是喜欢单纯美好却原始的乌托邦,还是喜欢人际关系复杂但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呢?

相关文章

  • 世界因原始而美丽,乌托邦曾经存在过

    乌托邦是人类想象出来的完美世界,据说那里的人生而平等,财产公有按需分配,管理者由众人选举产生。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祥...

  • 坚守本心,中庸之道

    ——总结《美丽新世界》(、《重返美丽新世界》)、《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 反乌托邦小说和悲剧小说相...

  • 新世界真的美丽吗?

    之前读了《一九八四》,现在又读了《美丽新世界》,这两本和《我们》是反乌托邦小说扛鼎三足。 乌托邦是个美丽的梦想,乌...

  • 撇开这冷漠的时世界

    撇开这冷漠的世界,我想找回原始而真实的我。 曾经我一度认为只有凄美的故事和文字,才是深刻隽永的,才是美丽永恒的。...

  • 【16】《美丽新世界》| 整齐划一并不美丽

    2016.03.28 阿道司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与《动物庄园》、《我们》并称反乌托邦三部曲。乌...

  • 做一位有自我要求的读者

    曾经拜读过反乌托邦三部代表作:《动物庄园》、《1984》、《美丽新世界》,看完之后觉得酣畅淋漓,却又说不出好来,急...

  • 这样的新世界,会有什么问题呢?

    反乌托邦三部曲,包括《一九八四》、《美丽新世界》、《我们》,看了《一九八四》很过瘾,于是闲暇时间翻出《美丽新世界》...

  • 读书心得:《美丽新世界 》

    《美丽新世界》与《1984》、 《我们》一样是典型的反乌托邦小说。 与《1984》不同 ,《美丽新世界》所描述的世...

  • 关于重生01

    我虽自居反乌托邦小说爱好者,其实也就看过1984和美丽新世界,另外也看过一些和乌托邦反乌托邦沾边的动漫,像来自新世...

  • 《美丽新世界》读后感

    小说《美丽新世界》是反乌托邦小说中的精品和精典。 另一部反乌托邦精品《一九八四》当然也很优秀,借反对苏式社会专制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世界因原始而美丽,乌托邦曾经存在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xq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