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5班的孩子我带了5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相互嫌弃中度过,学习不认真了,书写不公整了,作业没有完成了,该做的事情没有做好了,我都很有意见。虽然相互嫌弃,但快乐的时光也是很多,活动课上一起玩乐,课间相互打趣,还有那些生气时他们知道该做好自己:打扫卫生、分发作业、相互帮助、认真学习,等等。他们没有最好的成绩,却相对独立,很多事情不用我操心。
今天在三年级的教室里,发现自己全程溃败,昨天忙着各种工作没有过来看晚修,竟然没有人上交作业给我,一看还没有写。我看了看黑板,昨晚我写的作业现在还没有擦,也就是只有我看着的时候才要写作业,我怎么想,这也不应该,以前的孩子哪怕三年级也知道每天要写什么作业,每次作业如果我课堂没有布置,就有人来问然后写在黑板上。如果我布置了,他们也会主动写到黑板上。晚修我过来收作业就好。这么一想,全是那些孩子的好,忘记擦黑板了,我稍加提醒就做好了。
每日一字的时候,我播放完视频,孩子们端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我看着他们,他们看着屏幕。我想看看,我不提醒,什么时候才有人知道要做什么,果然不负我所望,半天没人动一下,只有开小差的同学。于是有下面的对话
什么时间?
写字时间。
那你们应该做什么?
写字。
那你现在在干什么?
没有回应。
过了一会我再问以上问题,他们一样整齐地回到我。同样的问题我最起码问了六遍。
后来有个同学说没有本子。
我立刻回应道:对,没有本子,你现在坐端正,等着我把本子送过去给你,然后帮你把笔拿出来,再握住你的手帮你写?
没反应。
天啊!这是三年级的学生啊。此刻我全想起了毕业那班学生的好。
我看着他们没有说话,等到上课了才有同学们觉得应该发本子而本子就在他眼前。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孩子当做孩子,没有培养他们主动做事的习惯,没有事做就不会有体验感,也不可能培养自信,没有实践的快乐。
我又想起昨天想到的那句话:学生想要的从来不是什么答案,而且探索答案的过程,获得知识的体验感。
我知道接下来我要做些什么了,除了学习,他们还有很多要学的内容。独立自主就不是一件小事。想起之前的班训:阳光自信,自觉自律,虽然只是美好的愿景,但也是我一直培养的目标,我也照着这个目标去培训他们,在五年级以后,所有要交的资料,各种物品的领取,放行条的领取盖章,包括作品过塑,开关电脑,放每日一字,打印作业登记本名单,我们班的孩子都会做,我也通通没有管过。实际上三四年级他们已经很会做要不是有些时候学校不允许学生做这些,我根本不用操心。想到如今连个作业本都不知道要提前发,我真是有些不能接受。
所以,让他们有事可做,就是接下来我要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