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 《儿童教育心理学》

读书| 《儿童教育心理学》

作者: 沉睡之光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22:33 被阅读30次

    "不能让困境束缚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当新环境的要求与旧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之间的冲突激烈之时,我犹如身处云遮雾绕中,然后我读到了这本书。沈丽新老师曾在读书吧里推荐过它,那时我没有去阅读的紧迫感,那时,我身处的环境我能hold得住。

    这本书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儿童教育心理学》。

    我读得很匆忙,因为急于知道答案,脑子里全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无视我的批评,我的气愤?为什么他们一定要说无关课堂的话?为什么我不能安安静静地顺顺利利地上完一堂课呢?

    作者其实没有给我每个问题的答案,也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但是,读完后,即使只是草草读完,我的学生在我眼中的样子发生了变化。当初觉得无法忍受地无礼的行为,突然可以包容了。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摘录部分精彩内容:

    如果我们问一个儿童他为什么懒惰,那么就别期望他能够意识到我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样,我们也不要期望一个儿童会告诉我们他为什么撒谎。几千年来,深谙人性的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话一直萦绕在耳边:“认识自己是多么地困难。”

    一个只习惯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身上的小孩,突然面临一个完全相反的情境:这个孩子开始上学,而学校里的老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如果这个小孩要求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他自然会惹怒老师。对于一个娇惯但一开始还不那么恶劣、也不是无可救药的儿童来说,这种情境实在是太危险了。

    惩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能加剧孩子对学校的厌恶感。

    学校不能把特定的行为看作是一个孤立的音符,而是要把他看作整个乐章的组成部分,即整体人格的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努力增加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否则我们就无法判断孩子的能力和潜力。如果我们鼓励他们,他们也许就会取得更多更大的成就。如果我们吓唬他们甚至夺走他们美好未来的希望,即便他们能够继续生活下去,但也不是我们所期待的那种结果了。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未来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学校教育出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它有可能矫正孩子在家庭叫中受到的不良影响,也有责任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提前作好准备,以确保他们在社会这个大乐队中和谐地演奏好自己的乐章。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孩子经常忘记或丢失书本,我们完全可以肯定,他在学校并不如意。

    当他们不能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熏得一席之地的时候,就会转向生活中的消极方面。

    每个孩子都回去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人物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意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精神健康和幸福,而不是精神疾病和不幸。

    懒惰的儿童不需要背负别人对他的期望,不需要努力,总表现出一种无所谓和闲散的样子;他即使没有什么成绩,也会一定程度上得到人们的谅解。不过,他的懒惰却使他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最起码他的父母要为他操心。

    懒惰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人们越是责备一个懒惰的孩子,就越是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不停的责骂转移了人们对他能力问题的注意,而这正是他一直期望的。惩罚也具有同样的效力。教师总是相信惩罚可以使他们改正,但总是以失败告终。即使是最严厉的惩罚也无法使一个懒惰的孩子变得勤快起来。

    在儿童教育中,对偏离正道的儿童作出恶毒的评价是最严重的错误。

    一定不要认为贬损或羞辱能够有效地改变孩子,虽然有时孩子会因为害怕被嘲笑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这只是假象。

    如果一个人寻求超越他人的方式不是建立自己的成就而是贬低他人,那么他就是怯懦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儿童教育心理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gi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