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先肯定贴:
给翔同学:
1、今天数学计算速度又进步了,控制在十分钟内做完了题目,而且你发现一页的题目不够,又去别页上补充了几题,你真是一个自律的好孩子呀。
2、今天的计划算比较圆满的完成,和妈妈打了羽毛球,跳绳也完成了,阅读超额完成,自己看完了一本书,又看了计划内的章节书,你真是一个爱读书的小孩。课内的大部分都完成了,还有两个作业,我问你是今天写还是明天补,你说明天补吧,我想你是知道自己白天写作业的效率比晚上要好很多,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做出决定并执行,妈妈也相信你明天会补起来。
3、妈妈晚上一直在上课,你玩好回到家就上了自己的上铺一直在看书,谢谢你给了妈妈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
4、你买了乐高并且自己开始拼搭,你自己拼了好久,妈妈看到你一脸认真的拼乐高的样子,真的好帅,认真投入的男孩子最帅气了。
给自己:
1、今天背了单词,听了强化课,晚上又跟了速记课,算下来一天的学习时间也有四五个小时了,之前总感觉一天学几个小时,好多,其实不知不觉就做到了,给自己慢慢回归的状态点赞,期待着24号的集训课。
2、今天一天情绪稳定,没有炸裂,必须给自己一个大大的赞,和高老师咨询了之后,感觉积攒的很多情绪也释放了,内心也轻松了一点。
3、纤体又开始稳步下降了,为自己的毅力和坚持点赞,我在想坚持是什么,坚持并不是说几个月一年之内一点都不断,而是断断续续的坚持了几个月一年,纤体如此、学习也是如此,记住,并不是一天不落。
分割线
今天和高老师咨询,其中一句话:茆同志在外面打拼,而我稳定了后方。我发现这句话,我是没有办法好好的去看待它,就像一个钟摆,要么向右,内心OS:你看,是我牺牲了自己在家,你才能够安心在外面打拼,有了现在的成就,我会有很大的牺牲感和委屈感。要么向左:你应该做的更好啊,你看你,一个家庭主妇都当不好,你应该会十八般厨艺啊,会辅导孩子学习啊,情绪稳定啊,你看你,都没有做到。
高老师说这不是成熟的思维模式。我说我很痛苦,我也不想这么想。又回到了那个场景,要么你赢了,那么我就是输了,你才是那个主角。要么我赢了,我是那个有价值有光芒的主角,为什么一定要比较呢?一定要分个输赢呢?当钟摆向左的时候,我又开始细数自己做不到的地方,细数着那些嫌弃,高老师打断了我的话,她说:那你家庭的稳定是怎么来的呢?我想了想,确实是茆同志在外面打拼,我稳定了后方。她说所以你那些没做到的部分,只是说有些地方需要提升,我说就像考试,100分的卷子,我考了70分,有30分是需要提升的,但是我需要看到我做到那70分啊。她说是的。
我想起来了以前和爸爸聊过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夸夸你的孩子呢?为什么总是挑毛病呢?他说你有缺点,只有亲人告诉你啊,大马路上的人,会跟你讲吗?你有缺点就是要跟你说,你才能改啊。是啊,纠错模式,这就是他的特点,一直盯着那三十分,跟我说:你看你,你这三十分没做到,你不行,你太差了,你怎么连这个三十分都没做到,而他理所当然的觉得,你那70分是应该做到的,因为你本应该做到的是100分,你还丢了三十分,你太差了。
就像一张纸上有一些黑点,他就拼命的盯着那些黑点,想要擦掉他们。就像他曾经抱怨老了手心朝上问哥哥要钱花的日子不好过,其实这都是他自己臆想出来的,我以为这个问题解决掉了他就安心了,后来我发现,他会看到无数个黑点,各种各样的黑点,这就是他的思维模式,就像高老师说的每个人有自己宿命,所以,我不想去给他撑腰,因为我撑不起来,我没办法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他的待遇也是他自己挣来的。
而我需要做的,是看到我自己的70分,看到翔同学的70分,看到原来我和翔同学都做到了很多,我们只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提升,其实人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不是么,就像你不会单词,然后一点点积累5个10个100,这个进步的过程很开心呀,就像翔同学字慢慢的,一点点的越来越好看,一点点提升,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攒成就感,如果你生下来什么都完美了,什么都有了,那么人生不就失去了成长和进步的乐趣了。
我们,只是不完美,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没有谁是完美的,我们,只是需要提升,就像卷子里有错题,只代表你这部分掌握的不够好,不代表你整个人不好,更不代表你未来都不好。下次开始泛化的时候,提醒自己:这是爸爸的嫌弃模式,这不是我的。
网友评论